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

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先生依然贫穷如广文馆的学者,年老时还常被醉酒的官吏责怪。
你们这些人哪能承受他的笑声?我们相视而坐,仿佛只有三个人。
清晨的黄鸡鸣叫,奏出凄凉的曲调,看到自己满头白发,不禁感叹秋天已至。
自从离开胶西的老朋友们,我乘船归去,期待在春天的五湖边垂钓度日。

注释

先生:指诗人自己或尊称他人。
依旧:仍然。
广文贫:广文馆的学者,常用来形容清贫的读书人。
老守:年老的守职者。
醉尉:喝醉的官吏。
汝辈:你们这些人。
堪:能够承受。
一笑:一丝笑容。
吾侪:我们这些人。
相对:面对面。
黄鸡:报晓的公鸡。
催晓:唤醒清晨。
凄凉曲:悲凉的曲调。
白发:指诗人的白发。
惊秋:因秋的到来而感到惊讶。
胶西:地名,古代区域。
旧朋友:昔日的朋友。
扁舟:小船。
五湖春:泛指江湖的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与无奈。

“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这里的“先生”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的朋友,表达了一种贫穷而又不得志的状态。通过“醉尉嗔”,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愤懑的情绪。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尽管外界可能不理解他们,但在他们内部却有着深厚的友情。这里的“三人”通常指的是三个知己或是比喻深夜寂静时只有思想上的伙伴。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

这两句诗通过对早晨鸡鸣声和白发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悲凉感和年华老去的无奈。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感慨。

“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次离别后,对远方老朋友的思念,以及自己将要回到自然中去钓鱼,寻找内心的平静。五湖春天,通常象征着美好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贫困、友情、时光易逝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

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

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

却寻泉源去,桃花应避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

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

问今太守为谁欤,护羌充国鬓未斑。

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杞菊嘲寒悭。

超然置酒寻旧迹,尚有诗赋镵坚顽。

孤云落日在马耳,照耀金碧开烟鬟。

邞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

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杂诗

昔日双鸦照浅眉,如今婀娜绿云垂。

蓬莱老守明朝去,肠断帘间綷縩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遗直坊,并叙

使君不浪出,羔雁亲扣门。

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

当时邦人化,市无晨饮豚。

岁月曾几何,客主皆九原。

鲁经有遗叹,楚些无归魂。

我作遗直诗,过者式其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