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七)

航海而来,面壁而坐。

未明直指单传,先被梁王勘破。

当门齿露风,只履归何早。

熊耳峰前,累累荒草,至今惹得行人笑。

形式: 偈颂

翻译

乘船而来,静坐面对墙壁。
还未明白直接传授的真谛,就被梁王洞察了。
门牙暴露,暗示即将离去,何时能归呢?
熊耳峰前,满目荒芜,连行人见了也会发笑。

注释

航海:乘船。
而来:前来。
面壁:静坐面对墙壁。
直指:直接传授。
单传:单一的传承。
梁王:历史上的某位梁王,可能指帝王或智者。
勘破:洞察、看穿。
当门:门牙。
只履:仅有的鞋子,暗示离开。
熊耳峰: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山峰。
累累:形容荒草丛生。
行人:过路的人。
笑:嘲笑或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航海而来,面壁而坐”描绘了修行者长途跋涉和静心冥想的形象,暗示了追求真理的决心。接着,“未明直指单传,先被梁王勘破”暗指佛法的直接领悟超越了一般理解,却被梁王(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智者)洞察其真谛。

“当门齿露风,只履归何早”进一步深化禅意,比喻修行者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如同门前牙齿已露,暗示智慧已现,修行者急于回归本源。最后两句“熊耳峰前,累累荒草,至今惹得行人笑”以自然景色作结,熊耳峰象征着修行的艰难与寂寥,荒草则寓意世事变迁,但即使如此,修行者的足迹仍引发后人的思考与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顿悟和超越世俗的理解。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六)

杨岐驴弄蹄,天衣雁沉影。

两个老无知,语不分邪正。

何似火炉头话,无主无宾。是非审定,不违法印。

我王库内岂有是刀哉,古今多少人以橘皮为火,纷然错认。

哑,死灰煨杀谁深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五)

䆉稏黄云,精神玉粒。

熟知稼穑人,著意勤收拾,已收拾,舂石坠腰,炊香满室。

客来唱曲贺丰年,抚髀清欢,莫嫌贫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四)

秋菊铺黄,茱萸裛翠。彭泽渊明,清吟浊醉。

一年一度赏东篱,蹉过重阳总不知。

因甚如此,逐物意移。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一○三)

监本祖庭花,东西争擢秀。

一等放清香,不分新与旧。

枝枝叶叶,陡顿精神,妆点芝园劫外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