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四)明帝

高堂光禄心刘向,未托孤前亦已知。

争奈九龙规太大,不堪浅薄武皇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刘向这位高洁的官员,心中敬仰光禄大夫的品性
在他还未被托付重任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

注释

刘向:古代官员名,这里指代有高尚品德的人。
托孤:古代君主临终前将国家大事委托给他人。
已知:指刘向对光禄大夫的品质早有认识。
九龙规:可能暗指皇家规制或复杂的宫廷斗争策略。
太大:规模大,难以驾驭。
浅薄武皇基:轻浮的帝王基础,可能指武帝(汉武帝)的统治根基不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四)明帝》,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明帝决策的批评。首句“高堂光禄心刘向”暗示了对刘向智慧的推崇,但接下来的“未托孤前亦已知”则透露出对明帝在未接手大权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后两句“争奈九龙规太大,不堪浅薄武皇基”批评了明帝的决策过于宏大(九龙规),可能导致根基不稳,暗示了对明帝统治浅薄的担忧。整体上,这首诗以历史为鉴,寓言性地揭示了对当政者的告诫。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三)明帝

咸通昏主如桀纣,青龙英君翻不如。

关雎螽斯浑未识,鹊巢那得不鸠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咏史(其二)明帝

大和空国逐浮虚,曾为苍生一扫除。

历数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马二中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咏史(其一)明帝

柳谷川西示讨曹,摩波井底见芳髦。

藩垣屏翰无方尺,何用凌霄百丈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咏史.枣祗

千里无烟已十年,一朝许洛翠秧田。

乾坤渠肯容曹操,聊为苍生解倒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