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一)

后稷播百谷,粒兹阻饥人。

新苗化为旧,旧种还为新。

万代一粒传,何尝失其真。

君看田中秋,穗穗上古春。

太极生天地,同是有吾身。

吾身千世前,亲见羲与神。

不失赤子心,是即无怀民。

云胡逐颓运,浇浮散其贞。

良苗不自殖,甘与荑稗伦。

勉哉耕我田,岁晚收陈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后稷播撒众多谷物,这些粮食救饥饿的人。
新生的稻谷变为成熟,旧有的种子又变成新的。
千秋万代,一粒种子传承,从未失去其本质。
你看那秋天的田野,稻穗仿佛回到了远古的春天。
太极生出天地,同样源自我们自身的生命。
我的生命在千年前,亲眼见证过伏羲和神灵。
保持赤子之心,如同无怀氏的百姓。
为何要随波逐流,放弃坚守纯洁的心灵。
优良的作物不愿自我繁衍,甘愿与杂草为伍。
让我们努力耕耘,即使年岁已高,仍收获满满。

注释

后稷:古代农业之神。
阻饥人:救济饥饿的人。
化为:转变。
旧种:成熟的种子。
万代:千秋万代。
失其真:失去本质。
田中秋:秋天的田野。
穗穗:一串串稻穗。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
吾身:我们的生命。
羲与神:伏羲,古代神话中的神祇。
赤子心:纯真无邪的心。
无怀民:传说中淳朴的人民。
逐颓运:随波逐流。
浇浮散:分散纯洁。
良苗:优良的作物。
荑稗:杂草。
勉哉:努力。
陈陈:堆积如山的收获。

鉴赏

这首宋朝黎廷瑞的《杂诗三首(其一)》以农耕生活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道德的反思。首句“后稷播百谷,粒兹阻饥人”借后稷播种五谷,寓意古人辛勤耕耘以济世饥荒,体现了农耕文明的基础和重要性。接下来,“新苗化为旧,旧种还为新”描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环,暗示世间万物的更替。

“万代一粒传,何尝失其真”强调了农业的持久性和恒久价值,即使历经千年,谷物的本质不变。“君看田中秋,穗穗上古春”描绘出丰收的田野,犹如永恒的春天,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太极生天地,同是有吾身”运用道家哲学,将人的生命与宇宙的创生相联系,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吾身千世前,亲见羲与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感,表明诗人具有超越时空的洞察力。

“不失赤子心,是即无怀民”倡导保持淳朴之心,如同远古时代无欲无求的人民。“云胡逐颓运,浇浮散其贞”批评了社会风气的浮躁,呼吁人们坚守正道。“良苗不自殖,甘与荑稗伦”警示人们要珍惜和努力培育优良的品质,不应与劣质者同流合污。

最后,“勉哉耕我田,岁晚收陈陈”是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勉励,鼓励人们勤奋耕耘,期待年终收获满满。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敬仰和对社会道德的呼唤。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六首(其六)

一根起千枝,一枝吐千花。

花复结为实,种种春无涯。

开门扫秋风,闭关养灵芽。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杂感六首(其五)

孙子传世世,木石穷年年。

太行亦可移,沧海终欲填。

入圣谅非难,惧君心不坚。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感六首(其四)

元阳秋转碧,积冻春更好。

草力乃如斯,人生得草草。

寒暑浩茫茫,哀哉未闻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杂感六首(其三)

读书不救饥,山园聊荷锄。

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

大笑非吾事,忍饥还读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