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泽国寻知己,南浮不偶游。
湓城分楚塞,庐岳对江州。
晓饭临孤屿,春帆入乱流。
双旌相望处,月白庾公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和情感。"泽国寻知己,南浮不偶游"表达了诗人在寻找知心朋友的过程中,不是随意闲逛,而是有目的地前往南方。这两句也映射出诗人的孤独与渴望找到真正的友谊。
"湓城分楚塞,庐岳对江州"具体描绘了送别的地点,这里的“湓城”、“楚塞”、“庐岳”和“江州”都是地名,用来营造一种边塞与遥远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地理标志物,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晓饭临孤屿,春帆入乱流"则是送别时的情景描述。“晓饭”意味着清晨的简单餐食,“临孤屿”则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与朋友告别。而“春帆入乱流”描绘了朋友离开后的场景,春天的风帆在波涛汹涌中前行,这里“乱流”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河流,也可以比喻人世间的是非混乱。
"双旌相望处,月白庾公楼"中的“双旌”指的是两面旗帜或是其他标志物,可以理解为朋友之间虽然离别,但心中仍有彼此的影子相互牵挂。而“月白庾公楼”则是在夜色朦胧中,月光下那座名为“庾公”的楼阁显得格外醒目,这里可能是朋友聚会的地方,现在却只剩下空寂的楼台和明亮的月色。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怀念。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春亦怯边游,此行风正秋。
别离逢雨夜,道路向云州。
碛树藏城近,沙河漾日流。
将军方破虏,莫惜献良筹。
平楚干戈后,田园失耦耕。
艰难登一第,离乱省诸兄。
树没春江涨,人繁野渡晴。
闲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
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
官清真塞诏,事简好吟诗。
春漏怀丹阙,凉船泛碧伊。
已虚西阁位,朝夕凤书追。
如何抛锦帐,莲府对莲峰。
旧有云霞约,暂留鹓鹭踪。
敷溪秋雪岸,树谷夕阳钟。
尽入新吟境,归朝兴莫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