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十六

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

常思梦颜色,谁忆访柴荆。

忽听款扉响,欣然倒屣迎。

蓬蒿驻驺驭,鸡犬傍簪缨。

酌水即嘉宴,新知甚故情。

仆夫视日色,栖鸟催车声。

自尔宴言后,至今门馆清。

何当更乘兴,林下已苔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一半因你的才华而欣喜,多年敬仰你的盛名。
常常想念你的风采,却无人记得来探访我这简陋的居所。
忽然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我满心欢喜地急忙迎接。
马车停在杂草丛中,家犬围绕着贵客的官帽。
举杯共饮如同盛宴,新朋友的情谊胜过老友。
仆人看天色,归巢的鸟儿催促车驾离去。
自从那次宴谈之后,家中一直清静如昔。
何时能再次兴起,此处已长满青苔,显得荒凉。

注释

半面:才华出众的一半。
投分:赞赏之意。
钦:尊敬。
盛名:显赫的名声。
梦颜色:想象中的风采。
柴荆:简陋的房屋。
款扉:轻敲门扉。
倒屣:急忙出迎。
蓬蒿:杂草。
驺驭:驾车的人。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贵客。
仆夫:仆人。
日色:天色。
栖鸟:归巢的鸟。
车声:催促的车声。
宴言:宴谈。
门馆:家门。
何当:何时。
苔生:长满青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赠李十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和怀念之情的诗歌。

"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开篇两句描绘了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投壶般的默契,以及这份情谊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日益深厚。

"常思梦颜色,谁忆访柴荆":诗人表达了自己时常在梦中思念友人的面容,而对方是否也会想起那些一起漫步于荒野小径的情景呢?

"忽听款扉响,欣然倒屣迎":当突然听到朋友来访的门声时,诗人表现出了极度的喜悦和急切,以至于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急忙去迎接。

"蓬蒿驻驺驭,鸡犬傍簪缨":这里用了对仗手法,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朋友间的情感也如同这些自然景象一般纯净无瑕。

"酌水即嘉宴,新知甚故情":即使是简单的以清水为酒,也成为了一个美好的聚会。诗人强调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新的相识带来的深厚情感。

"仆夫视日色,栖鸟催车声":随着时间的流逝,仆人们都在观察日光的变化,而栖息的鸟儿也似乎在催促着出行的声音。

"自尔宴言后,至今门馆清":自从那次愉快的聚会之后,直到现在,门前仍是一片宁静无人。

"何当更乘兴,林下已苔生":诗人在问自己,何时才能再次攀上这份喜悦,而不经意间,林间已经长出了青苔。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回忆和表达,以及对未来重逢机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于深厚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夕发箭场岩下作

行役不遑安,在幽机转发。

山谷无明晦,溪霞自兴没。

朝栉杉下风,夕饮石上月。

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阙。

宁知采竹人,每食惭薇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小园招隐

支离鲜兄弟,形影如手足。

但遂饮冰节,甘辞代耕禄。

斑衣在林巷,始觉无羁束。

交柯低户阴,闲鸟将雏宿。

穷通世情阻,日夜苔径绿。

谁言北郭贫,能分晏婴粟。

形式: 古风

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恒颍川沈冲

隐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净。

谁知蟠木材,得性无人境。

座隅泉出洞,竹上云起岭。

饥貁入山厨,饮虹过药井。

前溪堪放逸,仲月好风景。

游目来远思,摘芳寄汝颍。

形式: 古风

山中寄时校书

蓬莱紫气温如玉,唯予知尔阳春曲。

别来几日芳荪绿,百花酒满不见君,青山一望心断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