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尤其是送一位僧人前往名山——天台的场景。开篇“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表达了僧人的行脚与对高处修行的向往。"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则让人联想到离别之情和孤独的旅途,夕阳下的僧人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两句,或许是对远方某地夜晚焚香的遥想,以及船行海上的波涛。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深远的思念。
最后,“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鼓励,或许是在告诫僧人将来还会有所托付,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激励,不要因为年迈而感到无能。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对友情和信仰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时的人文情怀。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关门鸟道中,飞传复乘骢。
暮雪离秦甸,春云入楚宫。
平芜天共阔,积水地多空。
使府悬帆去,能消几日风。
棹返霅溪云,仍参旧使君。
州传多古迹,县记是新文。
水栅横舟闭,湖田立木分。
但如诗思苦,为政即超群。
不才甘下第,君子蹇何重。
相送昆明岸,同看太白峰。
数瓢留顷刻,残照迫从容。
好去烟霞县,仙人有旧踪。
列土人间盛,彭门属九州。
山河天设险,礼乐牧分忧。
皎日为明信,清风占早秋。
虽同郤縠举,郤縠不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