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居梨岭下,风景近炎方。
地暖生春早,家贫觉岁长。
石房云过湿,杉径雨馀香。
日夕竟无事,诗书聊自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旧居梨岭下,风景近炎方"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偏僻而温暖的地方。"地暖生春早,家贫觉岁长"则透露出这里气候温和,春天来得早,但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贫困,对时光流逝有着深刻的感受。
接下来的"石房云过湿,杉径雨馀香"描绘了一个雨后的清新景象,石头因积水而湿润,小径上的杉树在细雨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
最后两句"日夕竟无事,诗书聊自强"则展示了诗人平淡且充实的生活状态。在闲暇之际,他以吟诵诗书来激励自己,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力量。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通过文学来寄托情感、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文化心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在淡泊中寻找内心平静和力量的哲学。
不详
寄居江岛边,闲咏见秋残。
草白牛羊瘦,风高猿鸟寒。
检方医故疾,挑荠备中餐。
时复停书卷,锄莎种木兰。
去去玉关路,省君曾未行。
塞深多伏寇,时静亦屯兵。
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
闲陪射雕将,应到受降城。
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
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
枕有思乡泪,门无问疾人。
尘埋床下履,风动架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