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恍难测。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霔不为龙所隔。

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奔流未已坑谷平,折苇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我在东坡捡瓦砾,亲手种下三百尺黄桑。
今年割草盖雪堂,烈日风吹脸如墨黑。
一生懒散如今才后悔,年老力衰劝农也是天意。
上天慷慨赐予三尺雨,造化无心让人难以揣摩。
天地四方一片云,甘霖不因龙而阻隔。
清晨在蓬蒿下的湿地上,迎接耕者早起的犁耙,夜晚灯火微凉,催促妇女纺织。
我老了,结束劳作能安睡,侧耳倾听墙东传来木屐声。
流水不止,沟壑填平,枯苇败荷任由淹没。
我这穷酸书生,粗茶淡饭度百年,勤劳耕耘不求他人同情。
即使陂池漏水,干旱难耐,也靠人力补救,不求天全。
将来定要挖出千步长的水塘,拦截西北山泉。
邻居们一起帮忙捣米,他们知道我囊中羞涩。
明年共赏渠水带来的雨水,饥饱自足,无关天命。
谁能陪我在田间畅饮,醉倒时只有头枕砖石。

注释

瓦砾:破碎的陶器或石头。
黄桑: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可制黄纸。
刈草:割草。
雪堂:用雪覆盖的房屋。
懒惰:不爱劳动。
劝农:鼓励农事。
沛然:充沛的样子。
甘霔:甘甜的雨水。
龙:古人认为龙能控制降雨。
蓬蒿:野草。
晓耒:清晨的农具。
夜织:夜间纺织。
支头砖:形容醉倒后头枕砖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作品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农事的深刻体验与思考。诗人通过描述自家的农活,如拾瓦砾、种黄桑、刈草盖雪堂等情景,展现了一种在大自然中劳动与生活的宁静与喜悦。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开篇便描绘了诗人去年的农事活动,东坡是苏轼晚年的居所,他亲手收集碎石(瓦砾)来修缮环境,并自己栽种了黄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自给自足的追求。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接下来是对今年农事的描述,刈草覆盖在冬天积雪的房间,阳光照耀下,感觉脸上被风吹得黑如墨一般。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坚持劳作的情景。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

诗人反思自己一生中的懒惰,现在才开始意识到勤劳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正是上天所赐予人的正确道路。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恍难测。"

接下来,诗人感慨于大自然无常的恩赐,如同突然降临的三尺之雨,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其不可预测性的感悟。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霖不为龙所隔。"

这两句强调了天气变化无处不在,每个角落都可能沐浴在同一片云层下的雨水,即使是山川河流,也无法阻挡这普降的恩泽。

"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

诗人接着描写了田野中的景象,蓬蒿丛生之地因露水而湿润,早晨的耕作声响起,而晚上则是家中灯火辉映,妻子们在微凉的夜晚里赶紧织布。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劳累一天后,诗人感到满足地休息,与此同时,他躺在床上聆听着邻居家传来的人声和工具的响动。

"奔流未已坑谷平,折苇枯荷恣漂溺。"

这里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水流还在继续,山谷间的水势虽然平息,但仍有残留的苇草与枯萤随波逐流。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诗人自称为“腐儒”,即书生出身的人,但他选择了粗糙而艰苦的农耕生活,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同情或施舍。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对抗旱灾的决心,虽然地势低洼,水流渗透,但人类的力量尚不足以完全解决干旱的问题,因此只能向天祈愿。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诗人希望将来能在田间建造长达千步的水塘,以便利灌溉,并且能够截断西北来的山涧之水。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这两句描绘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大家共同协作,虽然诗人家中并不富裕,但邻里间的相助让他感到温暖。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

最后,诗人期待着来年的丰收,并且相信不论是饥荒还是饱满,都与自己有关,自然的恩赐是可以信赖的。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诗中结尾处,诗人渴望有人能够陪伴他在田间饮酒,以至于酩酊大醉,只剩下那些用来堆砌的土块作伴。

这首诗通过对农事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宁静与坚韧,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高洁品格和对土地的热爱。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三)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

沿流不恶溯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山芎麦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

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形式: 古风

鱼蛮子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馀。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形式: 古风

夜坐与迈联句

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

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

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

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

微凉感团扇,古意歌白纻。

乐哉今夕游,获此陪杖屦。

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

短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

形式: 古风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

君谈阳朔山,不作一钱直。

岩藏两头蛇,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颇讶虞舜陟。

暂来已可畏,览镜忧面黑。

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

吉人终不死,仰荷天地德。

我来黄冈下,攲枕江流碧。

江南武昌山,向我如咫尺。

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坼。

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

遥知丹穴近,为斸勾漏石。

他年分刀圭,名字挂仙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