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杂兴(其一)

道理须从妙处寻,静中观物了吾心。

一时俯仰成朝暮,万变纷纭几古今。

蠖屈蛇伸非矫揉,鸢飞鱼跃自升沉。

莫随名利相牵引,方寸胶舟泥寸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真理需要在微妙之处探寻,静心观察万物能洞悉自我。
短暂的俯仰间已成昼夜交替,世事万千变化,跨越古今无数岁月。
蠖虫弯曲蛇行并非做作,鸢鸟飞翔鱼儿跳跃皆由本性决定。
切勿被名利牵着走,心灵如小舟在细微的烦恼中摇摆。

注释

道理:真理。
妙处:微妙之处。
静中:静心。
观物:观察万物。
一时:短暂。
俯仰:上下。
朝暮:昼夜。
万变:世事万千。
蠖屈:蠖虫弯曲。
蛇伸:蛇行。
矫揉:做作。
鸢飞:鸢鸟飞翔。
鱼跃:鱼儿跳跃。
升沉:升降。
名利:名和利。
方寸:心灵。
胶舟:小舟。
泥寸涔:细微的烦恼。

鉴赏

此诗蕴含深邃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光的深刻领悟。"道理须从妙处寻"表明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不是肤浅的理解,而是要从生活中细微之处去体会和感悟。"静中观物了吾心"则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通过内心的宁静来观察万物,从而达到心灵的澄明。

"一时俯仰成朝暮"这一句,则描绘出了时间流转的速度和自然界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万变纷纷几古今"进一步强调了世事无常,历史长河中的种种变化,无不昭示着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与世界变迁深刻的感触。

接下来的"蠖屈蛇伸非矫揉,鸢飞鱼跃自升沉"则是对自然界生灵活动的描绘,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生命力的强大和各得其所,也隐喻着人生的种种境遇与适应环境的智慧。

最后两句"莫随名利相牵引,方寸胶舟泥寸涔"则是诗人的警世之言。诗人告诫我们不要被物质利益和虚名所束缚,要保持心灵的自由与纯净。这里的"方寸胶舟泥寸涔"形象生动,既形容了外界对内心世界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心境独立、不为世俗牵绊的心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与生命之谜的深刻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斋居杂兴(其四)

木曳斜晖抹淡红,薄窗微惹一帘风。

水如银样浸新月,山耸翠标撑碧穹。

天为骚人开眼界,酒寻好句入杯中。

兴来点检江山罢,顷刻阴晴笑化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斋居杂兴(其五)

天根分上下,月窟几晴阴。

老树吹来古,流芳直到今。

四时花不断,一本理尤深。

记得南轩说,要观生物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斋居杂兴(其二)

一身自有一乾坤,拍拍阳和禀得淳。

诗思已随春意动,夜衾不怕晓寒新。

未应云谷成辽邈,常把沧洲入想因。

觅句看书无个事,清泉可饮便非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斋居杂兴(其三)

山水之中足可娱,田园数亩任荒芜。

论交惟有诗知己,把酒相忘月与吾。

秀石漱泉清可砚,孤峰挂日景堪图。

可怜直节如松劲,刚被秦封作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