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一)中秋独与静之饮

碧梧秋老。满地琅玕纷不扫。门掩黄昏。

惟有年时月照人。凄凉满眼。肯作六年灯火伴。

莫说凄凉。来岁如今天一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翻译

碧绿的梧桐随着秋天的到来逐渐凋零,落叶满地,如同琅玕般纷繁,无法清扫。
黄昏时分,大门紧闭,只有往昔的月光洒在身上,满目凄凉,只能作为过去的六年时光的陪伴。
别说现在的凄凉,也许明年此时,我们都已身处异地。

注释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
琅玕:比喻明亮的玉石或落叶。
黄昏:傍晚时分。
年时:过去的日子。
凄凉:冷清、寂寞。
六年灯火伴:过去的六年时光相伴。
来岁:明年。
天一方: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寂寞与凄凉。开篇"碧梧秋老",以梧桐叶的变色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满地琅玕纷不扫"则是对落叶无人清扫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荒凉与弃置。"门掩黄昏"表达了一种幽闭与孤独,而"惟有年时月照人"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光阴照耀的感慨。

中间两句"凄凉满眼"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紧接着"肯作六年灯火伴"可能是对某种坚守或等待的心境写照,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

末句"莫说凄凉"似乎是在劝慰自己或者他人,不要过多去感叹这种凄凉,而"来岁如今天一方"则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许是一种宿命的接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二)朱子渊见和,次韵为谢

思君欲老。一榻尘生谁与扫。禄仰晨昏。

同是迟迟去鲁人。行当洗眼。看子青藜来夜伴。

莫变炎凉。斩马还须请上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朝中措.代宋仲温上德操

文章声价擅南州。人物更风流。

岂久徒劳州县,看看催上瀛洲。

朱颜绿鬓,画堂标王,宝带垂镠。

睡起八砖影转,归来双烛光浮。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满庭芳(其一)寄叶蔚宗

宿雨滋兰,轻风飐柳,新来随处和融。

幽兰曲径,花气巧相通。

燕子才飞又语,带芹泥、时点芳丛。

微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

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挪红。

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

谁信风流一别,当时事、已逐飞鸿。

云山晚,阑干罢倚,烟寺起疏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蓦山溪.效樵歌体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

颒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

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

中庭散步,一盏云涛细。

迤逦竹洲中,坐息与、行歌随意。

逡巡酒熟,呼唤社中人,花下石,水边亭,醉便颓然睡。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