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效樵歌体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

颒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

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

中庭散步,一盏云涛细。

迤逦竹洲中,坐息与、行歌随意。

逡巡酒熟,呼唤社中人,花下石,水边亭,醉便颓然睡。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In the early morning, I rise to see the green mountains from my small pavilion.
I wash my face, straighten my hat and tie, after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family for the day.
Regardless of our family's wealth or poverty, I find joy in simple fare like boiled vegetables and steamed rice, as long as it satisfies.
As I stroll in the courtyard, I savor a delicate cup of tea.
Wandering through the bamboo grove, I rest or sing at will.
When the wine is ready, I call on neighbors, enjoying the stone seats under blooming flowers or by the water's edge, falling asleep tipsy.

注释

清晨:早晨。
小阁:小型阁楼。
遥山翠:远处的青山翠绿。
颒面:洗脸。
整冠巾:整理帽子和头巾。
菽水:粗茶淡饭。
五侯鲭:豪门贵族的美食。
软煮肉:炖煮的肉。
粳:糙米。
适意:令人满意。
云涛:形容茶水如云雾翻滚。
竹洲:竹林中的洲地。
坐息:坐着休息。
行歌:边走边唱。
逡巡:慢慢地。
社中人:乡邻。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清晨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起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隐者自足、自在的心境。

“清晨早起,小阁遥山翠”,开篇即刻画出一幅山青水秀的画面,隐者的小居所在,远眺着绿意盎然的山峦。紧接着,“颒面整冠巾,问寝罢、安排菽水”,表现了隐者的日常生活,整理容貌,准备简单的饮食,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和且充满自然之趣。

“随家丰俭,不羡五侯鲭,软煮肉,熟炊粳,适意为甘旨。”这几句诗表达了隐者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能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即使是简单的食物,也能享受其中的美味。

“中庭散步,一盏云涛细。”这里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画面,隐者在自家中庭散步,感受着细腻的云雾带来的宁静。接着,“迤逦竹洲中,坐息与、行歌随意”,诗人在竹丛中自由地坐卧,唱和着自然界赋予他的旋律。

“逡巡酒熟,呼唤社中人,花下石,水边亭,醉便颓然睡。”最后几句诗写出了隐者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美好环境中的饮酒享乐。这种生活的自在与快乐,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简朴生活方式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内心平和状态的珍视。这不仅是一次美好的生活体验,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送兄益章赴会试

银屏一夜金风细。便作中秋意。碧天如水月如眉。

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金尊满酌蟾宫客。

莫促阳关拍。须知丹桂擅秋天。

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七夕

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相思惟恨不相逢。

及至相逢还是、去匆匆。垂丝插竹真堪笑。

欲乞天孙巧。天孙多巧漫多愁。

巧得千般争解、劝郎留。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三)

双眸剪水团香雪。云际看新月。生绡笼粉倚窗纱。

全似瑶池疏影、浸梅花。金翘翠靥双蛾浅。

敛袂低歌扇。羞红腻脸语声低。

想见流苏帐掩、烛明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春日山行

云峰叠叠路斜斜,隔洞炊烟三两家。

何处有香来不断,嫩风微雨落松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