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三)

家贫如屋败,榱桷强撑拄。

大者既就挠,薄弱成何补。

瘦妻岂云健,乃委持门户。

二女皆获归,纫缉良辛苦。

相见且欢喜,谪怨茹不吐。

佳儿得嘉耦,此日来归祖。

新妇前致辞,阶前彩双舞。

不觉爱怜生,拭泪成姁语。

水清石累累,此事自前古。

至家不成归,离绪还缕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在贫困中的坚韧与亲情的力量。首句“家贫如屋败”,开篇即点明了家庭的困境,屋舍破败象征着生活的艰难。接着,“榱桷强撑拄”、“大者既就挠,薄弱成何补”几句,通过描述房屋结构的损坏,隐喻家庭经济状况的脆弱和难以支撑。

“瘦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妻子因贫困而身体消瘦的形象,却坚强地承担起维持门户的责任。“二女皆获归,纫缉良辛苦”则展现了女儿们虽生活艰苦,但依然尽力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见且欢喜,谪怨茹不吐”两句,表达了家人团聚时的喜悦,即使心中有不满和苦楚,也选择默默承受。接下来,“佳儿得嘉耦,此日来归祖”描述了儿子娶妻,家庭迎来新生的喜悦场景。

“新妇前致辞,阶前彩双舞”描绘了新媳妇的到来,为家庭增添了色彩,如同舞蹈般欢快。诗人的情感在此时流露,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悦溢于言表。

“不觉爱怜生,拭泪成姁语”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幕的感动,泪水与笑容交织,是对家庭温暖与希望的感慨。

最后,“水清石累累,此事自前古”以自然景象作比,暗示这种家庭的团结与希望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至家不成归,离绪还缕缕”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家中,但心中仍牵挂其他事务,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家庭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坚韧精神,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8)

徐葆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枫岭山行至梨岭

风泉聒旅枕,壁灯照客起。

云木滉初阳,蒙茸犹谷底。

笳鸣惊宿禽,旌影照溪水。

虹桥接枫岭,闽程从此起。

仰见梨山巅,雾行犹十里。

阴崖竹梢空,寒碧光薿薿。

山僧延客坐,孤亭翠微里。

亭边方竹枝,乍见心尤喜。

棱棱节目匀,端正比君子。

我行既在险,所恃非圆美。

从僧乞杖材,中矩皆如砥。

行行步亦步,扶我历蒙汜。

形式: 古风

读元史三首(其一)

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

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

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

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

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

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

形式: 古风

读元史三首(其二)

周室悯黍离,蜀臣悲杜宇。

吁嗟彼王孙,甘心事仇虏。

死愧文丞相,生惭谢皋羽。

书画虽绝伦,大节吾不取。

贤域彝斋翁,高风邈千古。

遇弟辄生嗔,到门必见侮。

吾爱《水仙图》,宝为翰墨祖。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读元史三首(其三)

文章开鲁姚,元气尚团结。

万历置奎章,作者首虞揭。

金华接踵兴,儒林推四杰。

为学务根柢,行文净冰雪。

古藻扬清光,煌煌照碑碣。

一代制作手,小儒尽咋舌。

同时惟欧阳,瓣香乃祖烈。

后来宋太史,犹承黄柳诀。

斯文如江河,源远流不韵。

猗欤百年间,生才竟殊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