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仲弓兄弟巽亭

大隗七圣迷,许田连城重。

里中多佳树,与世作梁栋。

市门行清渠,潩水可抱瓮。

翚飞城东南,隐几抚群动。

人境要俱尔,我乃得大用。

乌衣之云孙,昆弟不好弄。

木末风雨来,卷箔醉宾从。

事常超然观,乐与贤者共。

人登断龙求,我自归鸿送。

溪毛乱锦缬,候虫响机综。

世纷甚峥嵘,胸次欲空洞。

读书开万卷,谋国妙百中。

傥无斲鼻工,聊付曲肱梦。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隗的七圣迷失了方向,许田的宝藏价值连城。
村子里有许多好树,如同栋梁支撑世间。
集市门口流淌着清澈的渠道,滍水可以装满陶瓮。
鸟儿飞翔在城的东南方,我静坐抚慰众生。
人间的境遇需要你我共同承担,我才能发挥大作用。
乌衣巷的后代子孙,兄弟们不喜欢嬉戏玩耍。
风雨从树梢而来,我卷起帘幕,让宾客尽欢。
看待事物常常超脱,乐于与贤者共享快乐。
人们攀爬断龙山寻求,我却像鸿雁般归去。
溪边的草丛如锦缎纷乱,虫鸣声像织机的梭子。
世事纷繁复杂,内心渴望空灵宁静。
阅读万卷书,治国有百般巧妙策略。
若无能砍鼻的巧匠,暂且让我在梦中抱膝而眠。

注释

大隗:古代神话中的神名。
七圣:指多位圣人。
许田:地名。
里中:乡里。
抱瓮:形容水流充沛。
翚飞:鸟名,代指飞翔。
隐几:悠闲地倚着几案。
人境:人间。
大用:大才大用。
乌衣之云孙:乌衣巷的后裔。
昆弟:兄弟。
木末:树梢。
箔:窗帘。
超然观:超脱的视角。
贤者:有德行的人。
断龙:传说中的龙脉。
鸿送:像鸿雁一样离去。
溪毛:溪边的草丛。
锦缬:色彩斑斓的丝织品。
胸次:内心。
谋国:治理国家。
妙百中:极有策略。
斲鼻工:擅长雕刻鼻子的工匠。
曲肱梦:抱膝而眠的闲适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中,黄庭坚以大隗和七圣的典故开篇,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王仲弓兄弟高尚品德的赞美,他们如同许田的连城之宝,为社会贡献卓著。接着,他描绘了亭子周围环境的宁静与优美,清渠、滍水、飞翔的鸟儿以及隐居的乐趣,都体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应当像王氏兄弟那样,有大用之才,不喜玩弄权术。在动荡的世事中,他保持着超然的态度,享受与贤者的交往。诗人自比为归鸿,表明他的志向是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夜晚,溪水如锦,虫鸣声声,更显出他的心境空灵。

在读书和治国方面,黄庭坚推崇深厚的学识和明智的策略,他认为如果没有世俗的困扰,就能过上简朴的生活,这正是他在诗中表达的“曲肱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庭坚对于理想人格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题王黄州墨迹后

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舂。

圣人怀馀巧,故为万物宗。

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

往时王黄州,谋国极匪躬。

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

九鼎安盘石,一身转孤蓬。

浮云当日月,白发照秋空。

诸君发蒙耳,汲直与臣同。

形式: 古风

题韦偃马

韦侯常喜作群马,杜陵诗中如见画。

忽开短卷六马图,想见诗老醉骑驴。

龙眠作马晚更妙,至今似觉韦偃少。

一洗万古凡马空,句法如此今谁工。

形式: 古风

题石恪画机织图

荷锄郎在田,行饷儿未返。

终日弄鸣机,恤纬不思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阮]韵

题石恪画尝醋翁

石媪忍酸喙三尺,石皤尝味面百摺。

谁知耸膊寒至骨,图画不减吴生笔。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