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鲤湖

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濛。

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

覆石云闲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空。

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崎岖小路倾斜直下直到山崖,湖上的雾气和林间的烟霭混为一体,一片迷茫。
九条溪流的瀑布倒映在花丛之外,万木丛中的春日声音融入了细雨之中。
石头覆盖的云彩悠闲,炼丹的炉灶已冷清,采药的人已经离去,洞门空荡荡的。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寻求梦境,只是想借着郑国的风,让自己沉醉。

注释

仄径:崎岖的小路。
倾崖:陡峭的山崖。
湖岚:湖面上的雾气。
林霭:树林中的雾气。
溟濛:形容景色模糊不清。
九溪:多条溪流。
丹灶:炼丹的炉灶。
洞门:山洞的入口。
邯郸梦:典故,指梦境或虚幻的追求。
郑国风:指古代郑国的风俗,这里可能暗指饮酒作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诗人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将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开篇“仄径倾崖不可通”,即设定了一个遥远、难以到达的境界,这种地形常常象征着隐逸或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湖岚林霭共溟濛”描绘了一片迷雾缭绕的山水景色,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模糊与不确定。紧接着,“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则是对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描绘,瀑布如同天然的乐曲,春风细雨中传来的林间之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覆石云闲丹灶冷”一句,更添几分神秘与超脱,似乎诗人在寻觅着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寄托。丹灶乃是道教炼丹之处,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心境,既清净又孤寂。

最后,“采芝人去洞门空。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漠。他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不愿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而是选择了一种清醒又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是一篇集观赏性、表现力和哲理性为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7)

郑良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兴化高田院桥亭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

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

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

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七祖院小山

小巧功成雨藓斑,轩车日日扣松关。

峨嵋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看假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十日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下峡

忆子啼猿绕树哀,雨随孤棹过阳台。

波头未白人头白,瞥见春风滟滪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