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郑吏部墓(其二)

西郭冢累累,经过下马谁。

先生一抔土,词客百年悲。

藤护将崩石,苔封未断碑。

应知灵爽在,叹我不同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过郑吏部墓(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西郭一处累累的坟冢时的情景,通过对已故友人郑吏部的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西郭冢累累”,以“累累”形容坟冢众多,营造出一种荒凉、沉寂的氛围,暗示逝者众多,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接着,“经过下马谁”一句,以问句形式引出诗人独自一人经过此地的情景,突显出孤独与寂寞之感。

接下来的“先生一抔土,词客百年悲”两句,将郑吏部比作“先生”,以“一抔土”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简陋与朴素,而“词客百年悲”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长久怀念与哀悼。这里,“词客”不仅指郑吏部,也暗含了诗人自己作为文人的身份,通过“百年悲”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性。

“藤护将崩石,苔封未断碑”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墓地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藤蔓覆盖着即将崩塌的石头,青苔覆盖着未被完全遗忘的碑文,这些细节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应知灵爽在,叹我不同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灵魂仍在世间游荡的想象,以及自己无法与逝者同时共处的遗憾与感慨。这里的“灵爽”指的是逝者的精神或灵魂,而“不同时”则表达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时空的隔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缅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史使君(其一)

风流史使君,三载竹符分。

吏舍积青草,公庭生白云。

山城有弦诵,瘴海无妖氛。

父老关门送,不持钱一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赠史使君(其二)

一麾初出守,三十已专城。

露冕诸侯贵,攀辕百姓情。

俸贫难养鹤,庭静但闻莺。

试看长溪水,惟君能共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黄生懋政

怜君湖海客,寄迹少年场。

音律周公瑾,丹青顾长康。

侠常弹短剑,贫不厌空囊。

名姓应难问,多于酒肆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郑君大白云庄

何处辨山家,轻云处处遮。

乱峰围拱木,一径入梅花。

草榻依林设,柴门逐水斜。

主人无所事,杯酒送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