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六首(其五)

鹧鸪啼处百花香,劫外风光不覆藏。

往往游人多蹉过,却从上苑探群芳。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翻译

鹧鸪鸟鸣声中弥漫着百花的香气,世外的美好风光不会被隐藏。
常常有游客错过这些美景,却在皇家园林中探寻各种花卉。

注释

鹧鸪:一种鸣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的鸟,象征着远方或隐秘的美景。
劫外:指世俗之外,超脱尘世的地方。
往往:常常,时常。
蹉过:错过,未察觉到。
上苑:古代对皇家园林的称呼,这里指大型花园。
群芳:各种各样的花卉,形容繁花似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画面。"鹧鸪啼处百花香"以鹧鸪的鸣叫声和花香交织,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大自然的韵律。"劫外风光不覆藏"中的"劫外"可能暗指世事变迁或超脱尘世的意境,意味着美好的景色并未因时光流转而被遗忘。

"往往游人多蹉过"则表达了诗人对游人忙于世俗事务,容易错过眼前美景的惋惜。"却从上苑探群芳"则建议人们不妨放慢脚步,走进上苑(皇家园林或隐喻高雅之地),去欣赏那繁花似锦的景象,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寓教于乐,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含有对人生哲理的启示,鼓励人们在忙碌中找寻生活的诗意。

收录诗词(228)

释惟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六首(其四)

无寒暑处报君知,不离寒时与热时。

热则乘凉寒向火,不须回避不须疑。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三十六首(其一)

劫初铸就毗卢印,古篆雕虫尚宛然。

堪笑堪悲人不识,却嫌字画不完全。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四十三)

白云岩上月,太平松下影。

深夜秋风生,都成一片境。

形式: 偈颂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