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祖送韩文

两鸟相酬不肯休,欲令日月无旋辀。

斯文未丧得韩子,扫灭阴霾霁九州。

古来散文与诗律,二手方圆不兼笔。

独渠星斗列心胸,散落毫端俱第一。

陋巷嗟余四壁空,恶本雕残付蠹虫。

虽得一班时可意,鱼鲁纷纷意莫穷。

好古谁似城南杜,平生不矜润屋富。

力刊善本妙毫釐,日费千金曾不顾。

老藤截玉奴侧理,千古松煤腾碧烟。

入手五行俱可下,兀兀短檠忘夜眠。

我生嗜好随时改,独有此书心不解。

欲酬厚意锥也无,更为先生作阿买。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只鸟儿相互酬答不愿停歇,想要让太阳月亮不再旋转
韩愈那样的文才尚未消亡,能扫除阴霾,使全国晴朗
自古以来散文和诗歌各有规范,不能同时兼用
他胸中星斗般的思想璀璨,笔下文字皆为第一流
我身处简陋居所,四壁空空,书籍被蛀虫侵蚀
即使得到一些得意之作,错字连篇,心意难以穷尽
城南的杜先生爱好古籍,从不炫耀家产丰厚
他精心校订善本,不惜花费巨资,每日千金毫不在意
老藤缠绕着玉版,墨香四溢,千年松煤燃起翠绿烟雾
拿起书来,五行文字都能轻易理解,夜以继日忘却疲倦
人生喜好随时间改变,唯有这本书,我无法割舍
想回报你的深情,却无锥子刻字,只好为你做一名书童

注释

酬:酬答。
旋辀:形容日月旋转。
韩子: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霁:雨过天晴。
散文:非韵文。
星斗:比喻思想或才华。
润屋:形容财富丰盈。
毫釐:极细微之处。
老藤:比喻珍贵的书籍。
短檠:简陋的灯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邓肃所作,名为《昭祖送韩文》。全诗通过描绘书籍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于传承文化和保护知识财富的重视与执着。

开篇两句“两鸟相酬不肯休,欲令日月无旋辀”形象地比喻诗人希望时间能停留,让自己有更多的时光去研究和珍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紧接着,“斯文未丧得韩子,扫灭阴霾霁九州”表达了作者对于韩愈(韩子)的尊崇,以及通过学习古人智慧来净化社会、启迪民智的愿望。

“古来散文与诗律,二手方圆不兼笔。独渠星斗列心胸,散落毫端俱第一”这几句则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学形式的精通和对作品质量的高标准。他认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既能掌握散文也擅长诗律,而且每一部作品都力求完美,无一不达到了最高水平。

“陋巷嗟余四壁空,恶本雕残付蠹虫”表露了作者对于珍贵书籍被废弃和损坏的痛惜之情。随后的“虽得一班时可意,鱼鲁纷纷意莫穷”则显示了即便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对于文化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

接下来的“好古谁似城南杜,平生不矜润屋富。力刊善本妙毫釐,日费千金曾不顾”赞美了一位名叫杜的书法家,并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投入,不惜重资以求得佳作。

“老藤截玉奴侧理,千古松煤腾碧烟。入手五行俱可下,兀兀短檠忘夜眠”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书法作品的美丽景象,以及作者在学习和创作中的专注与投入。

最后,“我生嗜好随时改,独有此书心不解。欲酬厚意锥也无,更为先生作阿买”表达了作者对于这部书籍的特别情感,不忍心加以涂改,而且愿意继续为之付出更多。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和古文化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修养以及他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些智慧结晶的坚定决心。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洪丞和来再次韵(其三)

万里归来一小窗,利名心灭不须降。

虽无何子食钱万,未到潘郎雪鬓双。

楼上诗狂欲骑月,晚来酒渴思吞江。

从今痛饮须论日,琐琐那能问几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荔子

荔子有佳品,乃在府城东。

我来方秀发,黄云几万重。

遥知香味色,已具碎花中。

凭栏一念足,不食意自充。

人世如梦耳,当体色即空。

谓是为真实,便可侑千钟。

谓是为非实,真饱亦何从。

虚实两无有,楼高雨濛濛。

形式: 古风

贺朱乔年生日

三春一半入群芳,朱朱白白竞天香。

人间无处著此景,付与长庚作肺肠。

长庚乘风下天宇,明窗万卷饱今古。

笔端著处皆春容,文墨林中三角虎。

祇今声价高云烟,要辙故应岁九迁。

便当折槛追家世,与国同休亿万年。

形式: 古风

贺梁溪李先生除右府

虏兵震地喧鼙鼓,黑帜插城遍楼橹。

蔽空戈甲来如云,群盗相随剧豺虎。

胡尘漠漠四壁昏,诸将变名窜军伍。

十万兵噪龙德宫,上皇避狄几无所。

嗣君匹马诣行营,朕躬有罪非君父。

奸臣草表遽书降,身率百官先拜舞。

那知冯道冷笑渠,立晋犹存中国主。

翠华竟作沙漠行,望云顿有关河阻。

九天宫殿郁岧峣,目断离离变禾黍。

生灵日夕望中兴,犹幸君王自神武。

相公特起为苍生,下视萧曹无足数。

词议云涌纷盈庭,群策但以二三取。

老谋大节数子并,行见犁庭灭金虏。

立马常依仗下鸣,日咏杜鹃怀杜甫。

飞鸟犹尊古帝魂,激烈浩歌来义旅。

规模共佐李西平,庙貌不移旧钟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