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除夕效陶体

亹亹冬春易,悠悠时运倾。

一岁只今宵,胡能不心惊。

我观寰宇内,谁非爱其生。

其生竟几何,倏忽已颓龄。

长风向夕起,寒雪没前庭。

绿竹且就压,众草岂复青。

万事尽如是,何须动中情。

儿女方在侧,樽酒亦既盈。

今我不为乐,后此欲何成。

笑歌东轩下,且遂陶性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丁酉除夕效陶体》描绘了冬春更替、时光荏苒的感慨。诗中,诗人感叹岁月匆匆,人生短暂,"一岁只今宵,胡能不心惊",表达了对生命的惊叹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他观察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热爱,然而"其生竟几何,倏忽已颓龄",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接着,诗人借景抒怀,"长风向夕起,寒雪没前庭",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冷酷现实。他认识到,即使在逆境中,"绿竹且就压,众草岂复青",坚韧如竹的生命也难以长久保持青春。诗人试图超脱,劝慰自己不必过于动情于世事,"万事尽如是,何须动中情"。

在家庭团聚的除夕之夜,诗人意识到享受当下,"儿女方在侧,樽酒亦既盈",应当把握欢乐,"今我不为乐,后此欲何成"。最后,他选择在东轩下笑歌自乐,"笑歌东轩下,且遂陶性灵",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陶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陪钟伯纪游溪南山

一春苦昏垫,今晨收宿霏。

因忆谢公语,出游娱清辉。

溪流深可厉,草露泫未晞。

林木相映蔚,时禽递鸣悲。

佛庐已高据,鸟道方仰窥。

危峰枕楼阁,细竹拥阶基。

窈窕趋南征,徘徊款东扉。

倚阑眺悬瀑,企槛引松枝。

地僻虑自澹,身閒意无违。

此理谁识察,悟心惟朋知。

形式: 古风

寄王子充

燕燕何从来,其羽已差池。

飞入华堂内,意在巢君帷。

君帷岂不好,伤哉非故知。

引去方未能,欲留复回疑。

噭噭徒晓风,翾翾空暮闱。

形式: 古风

送人赴广信军幕

慊慊促夜弦,翩翩戒晨轴。

临分将列觞,指景念出宿。

羁思无定端,官程有成速。

含思登回陌,抱疢度遥陆。

前峰日衔岫,后蹊风出谷。

欲投近村去,惟见远烟绿。

冰溪渺森沉,玉山郁骈矗。

方远悲路长,逾前叹期促。

边障固优暇,边情易翻覆。

赞政谅匪难,布德在所勖。

古来固疆圉,岂皆藉颇牧。

形式: 古风

城东会饮送王天锡

阴崖敛暝霏,霜陆耀晴晛。

萧萧落木多,绵绵衰草遍。

开冬感徂物,列饮会群彦。

美醑溢流霞,妍谈粲馀绚。

时髦非我匹,清尊岂余恋。

行矣送将归,怅焉罢欢宴。

引领阻云从,搔首叹蓬转。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