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畜一黄犬行时留以守衙比再渡琼此犬衔衣跳舞感而赋诗和坡公乌喙

邻舍产一獒,乞养权为主。

我行三叮咛,慎勿膏砧俎。

遂与衙役依,晨昏守空户。

及我再来兹,衔衣相向舞。

似欢还似悲,垂首泪如雨。

此畜颇异人,食后浴于浦。

入水性如獭,搏狸气似虎。

别我一岁周,不谓再见汝。

尽识家人貌,兼复解其语。

何物无因缘,三生叩佛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只被他收养的狗深厚的情感。狗被命名为“獒”,它在诗人离开时被寄养在衙门里,负责看守。诗人临行前对它进行了三次叮咛,告诫它不要成为他人餐桌上的美食。狗在诗人离开后,每天早晨和傍晚都会守在空荡的房子里。

一年后,当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时,发现狗不仅认出了家人的面貌,还能理解人类的语言,并且以一种既欢快又悲伤的方式迎接他,眼中满是泪水。这表明狗对诗人的思念之情非常深沉。

狗的习性也颇为独特,它在进食后会去水边沐浴,其游泳的姿势像水獭一样灵活,捕猎时的气势则如同老虎一般威猛。这种对比展现了狗的多面性和适应力。

最后,诗人感慨于人与动物之间不可思议的缘分,认为这种深厚的友谊可能跨越了三生,叩问佛祖是否能理解这种情感的深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只狗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与动物之间特殊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连雨独饮

旷怀览千古,事有然不然。

我心古人心,相视在其间。

云胡一体内,强分儒佛仙。

此屈不可伸,连语叫苍天。

混沌无首尾,何物是天先。

茫茫针孔内,今古相往还。

举杯浮积雨,但愿雨连年。

沈冥杯斝中,万事可醉言。

形式: 古风

夜雨衣衿尽湿抱书三徙因诵坡公一夕成三迁之句即用其句和其韵

夜气凉复佳,夕寝方陶然。

我居海之南,老屋阅岁年。

习久安其陋,讵云选地偏。

独恨微官系,未便营舍田。

常思枝鹿游,此地可卜廛。

万感攒中夜,雷声复搅眠。

破屋雨重重,一夕成三迁。

侍儿抱残书,堆拥向案前。

冷灶已沈火,敲石又无烟。

因叹在官贫,或不愧昔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生朝自寿示诸生和子由生日

蠕动皆含灵,脩短亦不一。

偶然脩短之,岂必天所骘。

俗士强安排,持券邀所必。

至人冥于虚,君子践其实。

体堕形匪拘,神藏聪可黜。

潜然返厥初,生理亦云毕。

我年过半百,所遇半凶吉。

流坎乘化运,憺漠守神室。

未免与俗缘,所欠焚研笔。

我自观其生,君勿庆余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怀归和送芝道人

有士不可名,强字曰长度。

戴发依空门,绾绶仍儒步。

一苇泛重溟,四年海上住。

琼南非我乡,海北将问渡。

水云道者装,瓢衲僧行具。

问我归时因,即是来时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