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
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
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
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
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
哭者何必哀,尔岂不然尔。
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
这首明代赵宜生的《自挽二首(其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理解和人生观。首句“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即使贤能如达士,死后也无人知晓。接下来,“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批评了世人过于沉迷于物质享受,不知生命的真谛。
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认识到富贵贫贱皆是过眼云烟,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表达了他对朴素生活的认同,认为简单的生活就能使心灵富足。最后两句,“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接受了自然法则,生死由天定,人的精神终将回归天地。
结尾处引用田横的典故,“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表达出诗人面对死亡的坦然态度,认为哭泣并非哀伤的唯一表达,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归宿。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生死、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不详
浮云归大壑,敛迹随风去。
我生等浮云,亦与飘风遇。
驰送山谷中,邈然不知处。
云散风已息,澄秋廓天宇。
庶云大化尽,讵为身后虑。
画堂烛影摇春红,锦衣公子新乘龙。
朱弦初障黄蜂蜡,弹破桃花红指甲。
玉脂泣釜鸣雁烹,鹿臡马乳开瓶罂。
众宾笑接杯流行,春风吹动双垂缨。
哀弦要眇惊促柱,短曲新歌送宾主。
拍手催欢小娃舞,偷看梨花带春雨。
才子乘春览物华,锦囊诗句向人夸。
东风二月长干路,几树垂杨扫落花。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
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
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
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