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江阴陈君

幽栖选地傍江濆,高士风流宿所闻。

身着薜衣称隐吏,园多橘树比封君。

琴尊不厌丘中赏,鱼鸟堪为物外群。

怖尔眉间多道气,年来曾读五千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江边的高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与心境。首句“幽栖选地傍江濆”点明了隐士选择居住在江边的环境,暗示了其追求宁静与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高士风流宿所闻”赞扬了这位隐士的风度与才华,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身着薜衣称隐吏,园多橘树比封君”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穿着简朴的薜衣,如同一位隐居的官吏,而他的园中种满了橘树,仿佛与封君相比,显示了他对自然与物质的淡泊态度。

“琴尊不厌丘中赏,鱼鸟堪为物外群”则表达了隐士对生活的享受与对自然的亲近。他以琴酒自娱,在山丘间寻得乐趣,与鱼鸟为伴,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怖尔眉间多道气,年来曾读五千文”揭示了隐士内心深处的修为与智慧。他眉宇间透露出的道家气质,以及多年研读《道德经》五千言的经历,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寄刘范东提学

不材因得返园庐,穷巷犹存四壁余。

生计十年思种树,病身终岁强移书。

山僧白社容相往,长者高车日与疏。

畴昔虚蒙国士待,于今樗散更无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伯祖平乐守素斋翁像

国史己收循吏名,蛮方犹忆使君清。

祀留桐县如朱邑,文谕南夷比陆生。

湘江又见棠花发,漓浦还闻俎豆成。

清白传家自公始,高门大纛岂为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朱子学迁居

辛勤四十有此居,生事萧条只晏如。

行李随身一长铗,疏藤挂壁数椽庐。

愧无厚禄堪助汝,寔有高文能起予。

独惜杨雄名位薄,世人谁识太玄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程副使挽诗

帝里风烟几度逢,此行复与仙郎同。

倾城冠盖通家后,故国江山对酒中。

老忆旧游经画省,闲寻芳草到禅宫。

亦知今日游魂处,多在清淮白露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