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韦郎中新亭

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

琴书著尽犹嫌少,松竹栽多亦称贫。

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

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幽静的亭子里欣赏到全新的景色,碧绿的莎草地上没有一丝尘埃。
尽管琴书满架仍觉得不够,因为种了许多松竹,自认生活简朴。
期待着打开药酒款待好友,暂时脱下官服,享受闲适的生活。
我们同一天成名,官职相连,但有多少人能像这样路过这里欣赏风景呢?

注释

幽亭:僻静的亭子。
碧莎:碧绿的莎草。
无尘:没有灰尘。
琴书:琴和书籍,代表文雅生活。
嫌少:觉得不够。
松竹:象征高洁的品质。
称贫:自认为清贫。
药酒:药酒,可能指养生酒。
好客:热情待客。
朝衣:官服。
暂脱:暂时脱下。
闲身:闲暇时光。
官连署:官职相连。
经过:路过。
几人:少数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表达了诗人在一处幽静的亭子里,享受着清新的自然风光,没有尘世的喧嚣。"琴书著尽犹嫌少,松竹栽多亦称贫"则透露出诗人对艺术和知识的渴望,以及他对物质生活的简单态度。

接下来的"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展示了诗人待客之道以及他享受独处时光的心境。最后两句"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则可能在反思个人声名与世俗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对过往来访者数量的一种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他对于物质世界的看法。张籍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自在悠然的心境。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题李山人幽居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清彻上人院

古寺临坛久,松间别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读经香。

爱养无家客,多传得效方。

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

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

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

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赠孔尚书

能将直道历荣班,事著元和实录间。

三表自陈辞北阙,一家相送入南山。

买来侍女教人嫁,赐得朝衣在箧闲。

宅近青山高静处,时归林下暂开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