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嗣杰兼柬王介轩先辈

沙馆忽归梦,枫州空月明。

与君别来凡几日,相思不觉闻秋声。

来清小苑霜初肃,扶留叶大甘蔗熟。

青山绕舍云半间,黄菊吹香酒千斛。

瀛洲仙侣久忘机,昔时骢马今布衣。

共君兄弟日携手,閒看孤鸿天外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答黄嗣杰兼柬王介轩先辈》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沙馆忽归梦,枫州空月明”以梦境和明亮的月光渲染出离别后的寂寥,暗示了诗人对友人黄嗣杰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与君别来凡几日,相思不觉闻秋声”,表达了时间流逝中对友情的执着和相思之苦。

“来清小苑霜初肃,扶留叶大甘蔗熟”通过描绘小苑的秋景,展现了季节更迭,暗示了时光荏苒,同时也寄寓了生活的平淡与惬意。诗人想象“青山绕舍云半间,黄菊吹香酒千斛”,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表达了对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渴望。

最后两句“瀛洲仙侣久忘机,昔时骢马今布衣”,以“仙侣”比喻与友人的情谊深厚,而“久忘机”则流露出对世事纷扰的超脱。诗人感慨过去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只能“共君兄弟日携手,閒看孤鸿天外飞”,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书漫士为陈拙脩绘沧洲别墅

金堤沙北镜湖东,前窥筹岭后炉峰。

沧洲老人年七十,朝朝宴坐于其中。

葛巾竹杖何萧散,卧爱清晖不知晚。

魏阙青云梦里过,谢池碧草吟中满。

五岳仙游去路深,击鲜子舍费千金。

如何白发沧洲上,野鹤閒云一片心。

龙涎酒盏鸬鹚勺,远胜仙家大玄酪。

送客天明水鸟啼,弹弦夜静檐花落。

龙门高士扫新图,挥霍霜毫倒墨壶。

京国浮丘亦知己,题诗早晚寄东湖。

形式: 古风

送林彦衡子婿游汉赴嘉禾吉期

蜀葵初黄柳飞雪,棹歌声里行人别。

别思空随海上波,客心已醉吴中月。

嘉禾山水盛繁华,才子今游若到家。

金屏射中双栖鸟,红烛争开并蒂花。

问君今年二十几,大颡疏眉有如此。

少君不愧鲍家郎,乐广应期卫公子。

冰玉相亲情更多,泮林官况近如何。

为言白首甘藜藿,岂望青云到薜萝。

形式: 古风

空江秋篴浮丘郑助教索予赋之

桓家野王弄秋玉,流落秋亭半枝竹。

君山老人何处归,梦入潇湘洞庭曲。

浮丘仙客五湖心,复向沧波学凤吟。

不吹玉塞梅花调,不奏青楼杨柳音。

商声迟迟羽声急,寒苇飞花露香入。

水灵解佩撇波来,山魅吹灯倚云泣。

万事无心一叶舟,夜寒星斗落船头。

数声绝岛鱼龙曙,三弄澄潭雁鹜秋。

初闻凤在冈,倏尔鼍吟水。

天籁风泉何处鸣,落木寒狷一时起。

浮丘子,通灵仙,汗漫终悬魏阙情。

曲终又欲蓬莱去,日抱云璈朝玉京。

形式: 古风

酌陈师贡

云卧碧溪里,别来凡几春。

口中独未言声利,身上何曾染市尘。

君家兄弟多逢掖,吐论遥轻二千石。

高蹈宁耕数亩田,折腰耻作诸侯客。

倾盖逢君惜未深,见君同调复同心。

祗今交游重朱绶,何人贵义轻黄金。

世人共笑悠悠者,击刺狂歌孟诸野。

万事秋空一片云,得钱且醉黄垆下。

闻道朝廷礼数优,衣冠阙下尽名流。

爱君更欲君先达,顾我沧江空白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