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阳岩高敞纳晨曦,鹤驾云軿或可期。
神物雕镌元入妙,人工开辟更增奇。
须知水石清凉处,绝胜尘沙热恼时。
红旆碧幢劳小驻,多惭下客滥追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山峻岭的美丽景象,阳光照耀在岩石上,给人以清晨曦光初照的美好感觉。诗中的“鹤驾云軿”则是借用古代仙境的意象,表达诗人对于这片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神物雕镌元入妙,人工开辟更增奇”,展示了大自然与人工创造相结合的艺术效果,突出了阳岩景观的独特魅力。这里的“神物”指的是天然的山水,而“雕镌”则形容其精美绝伦;“元入妙”意味着这种自然之美已经达到了极致;“人工开辟更增奇”则表明在这基础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又为景观增添了一份奇特。
诗人随后写道:“须知水石清凉处,绝胜尘沙热恼时。”这里通过对比,将阳岩的清凉与世间的喧嚣、烦躁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向往。
最后两句“红旆碧幢劳小驻,多惭下客滥追随”,则流露出诗人的一种自谦与反思。诗中的“红旆碧幢”可能指的是阳岩景区中某些标志性的建筑或装饰,而“劳小驻”则是诗人对自己在这片美丽风光下的短暂停留表示了一种惋惜之情;“多惭下客滥追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够珍惜这份美景的过客的自责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阳岩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个人情感,同时也映射出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认识和艺术表现力。
不详
陈家宅废桑畦暗,马道冠亡羽观空。
惟有山南古程氏,雕檐一簇翠烟中。
千年古石号金鸡,化雨霏霏长羽仪。
不把稻粱为食啄,且将天地作笼栖。
祥云架上非孤立,入晓声中岂乱啼。
过客莫同凡鸟看,等閒飞到凤凰池。
偃息铃斋度岁华,著书人尽笑聱牙。
斯文自信惊天地,吾道谁知系国家。
独爱杉篁寒不变,更怜江海阔无涯。
因思朝市争名地,何似优游刺史衙。
上下各九里,东西只数家。
田横梯齿密,松列雁行斜。
分镳争岭道,孤往接天涯。
为我谢风景,何路不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