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

溪水日霅霅,弁峰日峨峨。

中有水精宫,此名其谓何。

湖水传玉娘,扬光溯常娥。

昔人美清夜,高楼发微歌。

风流百年馀,所历才彦多。

我尝居其下,醉舞或傞傞。

君行贰郡事,结骑黄金珂。

容仪苦白皙,度桥鸣橐驼。

士女夹道看,秋风吹縠罗。

言是公侯家,大体侬弗过。

问侬底未辨,撑船入芰荷。

应莫劝蚕织,生计非杼梭。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溪水潺潺流淌,弁峰巍峨耸立。
其中有水晶宫殿,这名字有何寓意?
湖水仿佛玉娘传递,光芒如同嫦娥逆流而上。
古人赞美清冷夜晚,高楼上传来微弱歌声。
这里风流故事流传百年,才子佳人众多。
我曾在此居住,醉酒起舞轻盈摇摆。
你如今管理两郡事务,骑马佩带黄金装饰。
你的容貌过于白皙,走过桥梁时驼铃声响起。
男女夹道观看,秋风吹动着轻薄的衣裳。
说是贵族之家,气派上我并不逊色。
问我怎能分辨,是否出身显赫,划船进入菱荷之地。
不要劝我从事蚕织,生活并非仅靠织布维生。

注释

霅霅: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
弁峰:山峰名,可能指弁山。
水精宫:水晶宫殿,比喻清澈美丽的湖泊。
玉娘:传说中的美女,比喻湖水的清澈。
常娥:即嫦娥,月亮女神,此处象征湖水的光芒。
清夜:宁静的夜晚。
黄金珂:镶嵌黄金的马饰,象征地位显赫。
橐驼:骆驼,此处形容声音浑厚。
縠罗:丝绸般的轻薄衣裳。
公侯家:贵族家庭。
芰荷:菱和荷,代指湖边或田园生活。
杼梭:织布工具,代指纺织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周仲章前往湖州任职的情景。首句“溪水日霅霅,弁峰日峨峨”以流水潺潺和弁峰峻峭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渲染出宁静而壮丽的环境。接下来,“中有水精宫,此名其谓何”暗指湖州的美景,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殿。

“湖水传玉娘,扬光溯常娥”借用了月宫仙女的意象,形容湖水在月光下的动人景象。诗人回忆起古人赞美湖州夜晚的清幽,以及友人在高楼之上轻声歌唱的风雅情景。“风流百年馀,所历才彦多”则表达了湖州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诗人自己曾在此地居住,有时醉酒起舞,而友人此次出行则是身着华丽,骑马过桥,引得沿途百姓瞩目。诗人称赞友人家世显赫,举止得体,但同时也提醒他不必过于追求奢华,暗示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关心,询问他是否能分辨生活的真实面貌,不要沉溺于富贵生活的表面,而忽视了生活的本质,如农耕织布的朴素生计。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周寺丞宰新郑

仲冬言徂征,晓月在环玦。

京水生层冰,梅山见残雪。

县庭槐已古,堂壁碑未缺。

惟吾故交意,赠子以为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

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

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

东望望夫云脚垂,烟雨隔岸风樯攲。

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周衍长官知辽州

二月辽阳去,辽阳草未生。

春风吹胡沙,捲起黄云平。

土人耕耨晚,种黍何时成。

塞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昔闻醉翁吟,是沈夫子所作,今听醉翁吟,是沈夫子所弹。

声如冰凘下石滩,嚼齧碎玉绕齿寒。

四坐整衣容色端,醉翁虽醉无慢官。

其音正以乐,其俗便且安,何害酩酊颜渥丹。

沈夫子,邂逅相遇必已欢。

玉琴能写人肺肝,人所为难君不难。

平明解船建溪去,轻赍快意不长湍。

溪东白茗象月团,来奉至尊龙屈盘。

馀为带銙与脔片,散在六合云漫漫。

况君五脏清如水,宜饮沆瀣采木栏。

更留瓦砚赠我看,邺宫鸳鸯谁刻剜。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