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漫兴

指月拈花总是禅,悟来原不落啼筌。

有人问我西来意,花在枝头月在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寻梅漫兴》,作者是清代诗人昌仁。诗中以禅宗的意象入手,"指月拈花"象征着禅宗的智慧和直指人心的教义,暗示了佛法中的不言之教与直观体验。"悟来原不落啼筌"进一步表达了领悟真理后超越言语和逻辑的境地,强调了禅修的直觉和顿悟。

"有人问我西来意",这里的"西来意"通常指的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教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最后一句"花在枝头月在天"则以自然景象作结,寓言般地传达出禅宗所追求的超脱世俗,物我两忘的境界,花与月象征着永恒与纯粹,寓意禅者的内心世界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

昌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钟

但听云外钟,不见云中寺。

松下问樵人,遥指云深处。

形式: 古风

螺园访林涛如适梅花初放有诗见赠次韵

螺园冬日我来频,绛帐梅花报早春。

寒气化为香雪海,高风清似玉堂人。

言欢有累煎茶碗,感旧无烦漉酒巾。

寄与程门诸弟子,莫将熟客认嘉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昌鹤庭(其一)

随缘披剃礼空王,顽壳犹能自主张。

我祇爱尝蔬笋味,人偏疑恋蕨薇香。

向生游岳从凭吊,杜老忧时念拜扬。

隐显胥关天位置,世间何事苦评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答昌鹤庭(其二)

耻学乡贤梅市卒,懒随丹士葛仙翁。

爱佳山水来名郡,称老苾刍作寓公。

贪懒谋新符俗谚,度生术乏负宗风。

斋鱼粥鼓还朝夕,惭与当年窃禄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