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马鞭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一节一目皆天然,珠重重,星连连。

绕指柔,纯金坚,绳不直,规不圆。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画面,通过对一根龙竹制成的长鞭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马鞭工艺的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鞭子在阳光下的璀璨光彩,以及它与马匹之间和谐的关系。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开篇便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框架,龙竹经过岁月的滋润,被巧手的工匠裁成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 描述了鞭子每一个环节和结点都是自然生成,没有人为雕琢的痕迹。

接下来的"珠重重,星连连" 则描绘出鞭子在光线照射下的璀璨光彩,如同珍珠相连,闪耀如繁星。"绕指柔,纯金坚" 强调了鞭子的质感和材质,它既柔软可绕于手指,又具有坚固的金属性。

然而,"绳不直,规不圆" 这一对比却突显出鞭子虽然精美,却并非完美无瑕,这种自然之物的不规则性反而增添了一份生动的韵味。

最后,"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描写了鞭子在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它与良马之间默契的配合,如同心灵相通,能日行千里。

整首诗通过对马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物质之美的感悟,也透露出对自由奔驰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奉寄平原颜太守

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

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

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

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

始余梁宋间,甘与麋鹿同。

散发对浮云,浩歌追钓翁。

如何顾疵贱,遂肯偕穷通。

耿介出宪司,慨然见群公。

赋诗感知己,独立争愚蒙。

金石谁不仰,波澜殊未穷。

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

上将拓边西,薄才忝从戎。

岂论济代心,愿效匹夫雄。

骅骝满长皂,弱翮依彫笼。

行军动若飞,旋旆信严终。

屡陪投醪醉,窃贺铭山功。

虽无汗马劳,且熟沙塞空。

去去勿复道,所思积深衷。

一为天涯客,三见南飞鸿。

应念萧关外,飘飖随转蓬。

形式: 古风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灵。

出身侍丹墀,举翮凌青冥。

当昔皇运否,人神俱未宁。

谏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

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

两朝纳深衷,万乘无不听。

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

谁谓整隼旟,翻然忆柴扃。

寄书汶阳客,回首平阴亭。

开封见千里,结念存百龄。

隐轸江山丽,氛氲兰茝馨。

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

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公族称王佐,朝经允帝求。

本枝疆我李,盘石冠诸刘。

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

系高周柱史,名重晋阳秋。

华省膺推择,青云宠宴游。

握兰多具美,前席有嘉谋。

赋得黄金赐,言皆白璧酬。

着鞭驱驷马,操刃解全牛。

出镇兼方伯,承家复列侯。

朝瞻孔北海,时用杜荆州。

广固才登陟,毗陵忽阻修。

三台冀入梦,四岳尚分忧。

郡邑连京口,山川望石头。

海门当建节,江路引鸣驺。

俗见中兴理,人逢至道休。

先移白额横,更息赭衣偷。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

岂伊齐政术,将以变浇浮。

讼简知能吏,刑宽察要囚。

坐堂风偃草,行县雨随辀。

地是蒙庄宅,城遗阏伯丘。

孝王馀井径,微子故田畴。

冬至招摇转,天寒螮蝀收。

猿岩飞雨雪,兔苑落梧楸。

列戟霜侵户,褰帏月在钩。

好贤常解榻,乘兴每登楼。

逸足横千里,高谈注九流。

诗题青玉案,衣赠黑貂裘。

穷巷轩车静,闲斋耳目愁。

未能方管乐,翻欲慕巢由。

讲德良难敌,观风岂易俦。

寸心仍有适,江海一扁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赠贺郎诗一首

报贺郎,莫潜藏。障门终不免,何用漫思量。

清酒浓如鸡,臛㹠与白羊。

不论空蒜酢,兼要好椒姜。

姑娣能无语,多言有侍娘。

不知何日办,急共妇平章。

如其意不决,请问阿耶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