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朱华通奏见晨晖,内寺传薰得早归。
私舍不应劳薄浣,天花仍在净名衣。
此诗描绘了一位佛教修行者清晨供奉香火的场景,流露出对信仰的虔诚和内心的宁静。首句“朱华通奏见晨晖”,朱华指的是宫中的红色建筑物,这里象征着皇家或寺庙,通奏表示声音传遍,而见晨晖则是说早晨阳光普照,可以理解为清晨的钟声与阳光相互辉映。第二句“内寺传薰得早归”,内寺可能指的是深处的佛殿,传薰即烧香,得早归则意味着修行者在完成了早晨的礼仪后能够及时回到自己的禅房。
第三句“私舍不应劳薄浣”,私舍意为个人住所,不应劳薄浣则是说不需要他人来帮助洗涤衣物,表达了一种自给自足、简单生活的理念。最后一句“天花仍在净名衣”,天花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淨名宗,修行者通过唸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以求往生极乐世界,这里的天花即是那清净无染的信仰之花,而它依旧盛开在修行者的法衣上,象征着他们心中的信仰之光。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早晨供奉香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清净、平和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腻蘤金英扑,纤莛玉段抽。
萱如解荣悴,争合自忘忧。
我有忘忧号,君为忧世人。
欲忧忧底事,胡不暂怡神。
野菊斑斑岸蓼红,使旗同驻赏秋风。
斜阳更助凭栏胜,高下楼台波影中。
数株森立写皴坚,霜骨鳞肤千万年。
秦帝从官徒自苦,取封不及大夫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