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希闻上人韵寄许节之

记得临岐折柳枝,人生难会易分离。

夜长剩有思君梦,路远都无寄我诗。

满院落花春去早,一帘斜日燕归迟。

区区功业成何用,赢得閒愁上两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越所作的《次希闻上人韵寄许节之》。诗中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与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首联“记得临岐折柳枝,人生难会易分离”,开篇即点明了离别的场景,以折柳枝这一传统习俗象征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相聚不易而分别却容易。

颔联“夜长剩有思君梦,路远都无寄我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夜晚漫长,只能在梦中与友人相见;而相隔遥远的距离,使得无法通过书信表达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传的孤独感。

颈联“满院落花春去早,一帘斜日燕归迟”,转而描写自然景象,以春花的早逝和燕子归来的迟缓,暗喻时间的匆匆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满院的落花象征着春天的短暂,而一帘斜日下的燕子归迟,则反映了时间的不可逆转。

尾联“区区功业成何用,赢得閒愁上两眉”,诗人反思自己的功名利禄,认为这些在生命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最终只换来了无尽的闲愁。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思念、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17)

王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许先生见寄韵

休官深幸太平年,家在东山汶水边。

十里春阴饶草树,一庭秋色半云烟。

閒㩦白鹤随诗社,尽把黄金鬻义田。

遥忆归荣堂上酒,墙东二老酿谁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闰九月九日榆林写怀

风烟漠漠树苍苍,节序惊心倍感伤。

百岁几回经闰月,一年两度见重阳。

菊于秋后那堪折,鸿去霜深更自忙。

无恨幽怀唫不得,冰天霜冷角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蒙顶石花茶

闻道蒙山风味嘉,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碎剪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斗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当是人间第一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许先生韵

十里清风舞桧杉,先生高卧白云岩。

苔生石上嗔人扫,花落门前许燕衔。

自古养生惟一致,于今处世务三缄。

老来会得閒滋味,咀嚼方知蔗境甜。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