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学斋

一室偏幽寂,帘垂景晏如。

门无俗士辙,架有素王书。

草色光风际,芸香过雨馀。

工夫侔造化,动极复吾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间静谧的书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氛围与主人的内心世界。首句“一室偏幽寂”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一个“偏”字,强调了这份宁静并非偶然,而是精心营造的结果。接着,“帘垂景晏如”,帘幕轻垂,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门无俗士辙,架有素王书”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书房主人的高雅品味和追求。没有世俗之人的打扰,只有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其中“素王书”一词,借用了儒家圣人孔子的称号,暗喻主人对学问的尊崇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草色光风际,芸香过雨馀”描绘了室外的景色,春草青青,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仿佛连雨水也带上了书卷的气息。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书房的自然美感,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工夫侔造化,动极复吾初”表达了主人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与自然规律相契合,即使在忙碌之后,也能回归内心的平静与最初的状态。这种境界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顺应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间书房及其周围的环境,展现了主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

陈用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小姑山寻云台山

屹立孤峰势一拳,神工造化不知年。

江涛俯瞰下无地,云气上浮高近天。

南去山从庐阜出,北来地与宿松连。

入村几处堪图画,茅屋依稀桑柘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新春试笔呈霍兰谷诸友

条风忽东来,林木含春熙。

读书坐茅屋,两鬓飞素丝。

贫贱得肆志,富贵真危机。

岩廊既无分,郡邑徒尔为。

奴颜与婢膝,卑谄非男儿。

溪毛可滋味,芝兰堪情怡。

荏苒百年内,一死甘如饴。

寄去同心人,击节歌吾诗。

形式: 古风

世称乌反哺盖闻而未睹焉一日晨起见其类聚飞鸣乃其然也感叹有作

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

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

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绸缪报深恩,眷顾存至情。

我行忽见之,感叹涕泗零。

有亲不能养,在世徒营营。

羽族尚能尔,况我万物灵。

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

形式: 古风

竹为刘秀才赋

亭亭古龙孙,清露冼寒玉。

材克资世用,何能老岩谷。

以之制灵鳌,所愿殊未足。

行当叶箫韶,淳风振民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