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木安”为题,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
首句“四海道安名对就”,描绘了广阔天地间,道路平顺,名利得其所,寓意着在纷扰的世界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与安宁。这里的“道安”不仅指道路的平顺,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次句“同舟山木个侬知”,则将视角转向具体的地点——舟山,通过“木个侬知”这一表达,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与舟山有着不解之缘。这里的“木”字可能暗喻着某种稳固、持久的力量,而“个侬知”则强调了这种力量的内在性与独特性,即只有真正理解或体验过的人才能感知到其价值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广阔的天地与具体的地点,以及对“道安”与“木个侬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存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于特定事物或情感深刻理解的渴望。诗中所展现的情感深沉而内敛,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