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问狗佛性,赵州答曰无。
言下灭胡族,犹为不丈夫。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禅宗问答的形式,探讨佛性的本质。诗人以“有问狗佛性”开篇,暗示有人在询问关于狗是否具有佛性的哲学问题。赵州(赵州从谂,唐代禅师)的回答是“无”,意指狗并不具备佛性的概念,因为佛性是超越世俗理解的。
“言下灭胡族”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赵州的回答力量,仿佛他的简单回答能够消除或否定整个胡族(可能暗指某种迷惑或执着),这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认为真理无需繁复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达。
最后,诗人评价赵州的回答“犹为不丈夫”,看似贬低,实则赞扬他的直接与果敢,因为真正的“丈夫”不应被世俗观念所束缚,而是要敢于揭示事物的本质。整首诗寓含了禅宗对顿悟和超越的理解,以及对赵州禅师智慧的敬仰。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文远修行不落空,时时瞻礼紫金容。
赵州拄杖虽然短,脑后圆光又一重。
禾黎不阳艳,竞栽桃李春。
翻令力耕者,半作卖华人。
深浅聊将拄杖探,忽然平地起波澜。
倾湫倒岳惊天地,到海方知彻底乾。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
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