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穴吟

陡绝羊肠道,崖居半壁悬。

虹桥浮石磴,铁锁相勾连。

仰观犹惴悚,凿险孰使然。

征士视耽耽,悉索惫经年。

居高宁不畏,失足坠重渊。

水深陷犹后,火热避于前。

烽烟何日靖,王道荡平平。

闬闳安旧宅,稳步听流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树堂的《石穴吟》描绘了一处险峻的山道景象。首句“陡绝羊肠道”形象地写出山路的崎岖陡峭,仿佛羊肠小径般狭窄。接下来的“崖居半壁悬”进一步强调了山势之高和居住环境的险要,仿佛是悬挂在半壁之上。

“虹桥浮石磴,铁锁相勾连”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石阶比作虹桥,连接着山崖,而铁锁则象征着安全的保障,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然而,“仰观犹惴悚”表达了行者面对此景的畏惧心理,不禁令人惊叹工程的艰难与建设者的勇气。

“凿险孰使然”提出疑问,是谁有这般胆识和毅力去开凿这样的险路?接下来的诗句“征士视耽耽,悉索惫经年”描述了那些长途跋涉的行人,他们专注而疲惫地走过这条漫长的道路,尽管身处高处,却依然坚韧不拔。

“居高宁不畏,失足坠重渊”揭示了人对挑战的无畏精神,即使身处险境,也明白只有克服恐惧才能前行。然而,诗人并未忽视潜在的危险,而是以“水深陷犹后,火热避于前”警示人们谨慎前行,避开前方的深渊和烈火。

最后两句“烽烟何日靖,王道荡平平”寄寓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天下太平。而“闬闳安旧宅,稳步听流泉”则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想象在和平时期,人们可以悠然自得,聆听山泉潺潺。

整体来看,《石穴吟》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

刘树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朝雪霁出三峡

片帆来天上,猿声不住啼。

云横千树短,雪压万山低。

锦水腾龙甲,春花衬马蹄。

壮怀如可遂,定傍画桥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初月

乍见疑非是,哉生画阁东。

不随银汉白,翻对夕阳红。

映水连成璧,衔山曲挂弓。

邀来光一线,照遍九垓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天山雪歌寄张樵野

天山万古孤臣路,但有冰霜无雨露。

瀚海茫茫百丈冰,崩崖裂石阴风怒。

阳鸟惨戛玻璃声,素虬翻飞鳞甲舞。

鸿濛凿破冰柱摧,流沙冻坼晶屏冱。

堠亭百里断炊烟,多少征人从此去。

玉关西出穹庐高,惊沙和雪飞战袍。

要令边人识麟凤,暂离禁闼驰征轺。

中途枉我瑶华什,坐令空谷闻虞《韶》。

乃叹昔人处忧患,和平意旨无喧嚣。

苏李论交记畴昔,汉南杨柳长安月。

更忆鸠兹话雨时,风涛过眼成飘瞥。

人海浮沈三十年,太息河梁垂老别。

愿君郑重此须臾,西燕东劳两愁绝。吁嗟乎!

我生局促如辕驹,有梦不到狼居胥。

汉家三十六属国,昔日域外今中区。

羡君乘槎历西海,双蛟夹楫趋天吴。

重溟万里若咫尺,艮维况乃同车书。

罗胸浩荡星宿海,抚掌挥斥昆仑图。

昆仑峨峨矗天表,寒门悲风何杳窱。

烛龙垂头火鼠潜,羲君御日不能到。

羌笛吹回大地春,春风先遍河湟道。

乍闻塞外玉龙谣,待迎天上金鸡诏。

形式: 古风

松林庵古柏歌

忆我六月浮海吴陵来,吴陵园社生荒苔。

忽见招提古柏势夭矫,疑是苍龙堕地迟风雷。

铜柯铁干老无匹,参差何祇百年物。

胡不腰腹磐磐四十围,但见一枝一折争虬屈。

咫尺之势远莫比,晴空似有天风起。

胡不参天直扫浮云浮,至今低首檐前伍桃李。

噫嘻此柏何好奇,好奇无乃非时宜。

山僧老丑有微尚,摩挲枝干前致辞。

纷纷黛色诸侯墓,劫火烧残瞬非故。

亦有霜皮古庙前,空嗟材大艰遭遇。

此柏拳曲全其天,青葱万古浓阴圆。

元精耿耿不可遏,拗金屈铁相回旋。

夜夜空阶郁风雨,低徊似与山僧语。

日日虚堂动钟鼓,婆娑更向山僧舞。

只共苍官守岁寒,不须青帝私春煦。

苍茫海气连岳墩,浮岚拥处思移根。

天阴一作老蛟吼,灵旗飒飒烟云昏。

留此三日不忍去,安得好手一写真。

戴文节,汤将军,风流已矣今无存。

不然图此槎丫崛强出腕底,日与忠魂毅魄摩荡空群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