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丈人墓有感而作

泰山叹其颓,遗蜕埋黄阳。

宿草覆如被,封石磊若堂。

凄其追往行,忠信笃耕桑。

贻子孙以安,远慕襄阳庞。

昔别公尚健,勉我事君忠。

今归公不见,凄凄白杨风。

胜地龟浮水,长眠首丘东。

年年坟前拜,渐长二孙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士元在经过丈人墓时所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诗中运用了泰山、遗蜕、宿草、封石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品德和贡献的追忆。

“泰山叹其颓,遗蜕埋黄阳。” 开篇即以泰山的衰败象征逝者的离世,将泰山与遗蜕相联系,寓意逝者如同泰山一般,虽已离去,但其精神永存。黄阳则暗示了生命的归宿,遗蜕埋于黄阳之下,意味着生命之终。

“宿草覆如被,封石磊若堂。” 这两句描绘了墓地的景象,宿草覆盖如同被褥,封石堆砌如同殿堂,形象地表现了墓地的庄严与肃穆,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凄其追往行,忠信笃耕桑。” 追忆逝者生前的行迹,强调了其忠诚与诚信,以及对农耕生活的执着,体现了对逝者品德的赞美。

“贻子孙以安,远慕襄阳庞。” 此句表达了逝者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物质上的遗产,更有精神上的财富,远慕襄阳庞,则可能暗指对某位历史人物的崇敬,强调了逝者的影响深远。

“昔别公尚健,勉我事君忠。今归公不见,凄凄白杨风。” 这几句回忆与逝者的分别,勉励自己效忠君主,如今却无法再见,只能面对凄凉的白杨风,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思念。

“胜地龟浮水,长眠首丘东。” 胜地龟浮水,可能是指墓地环境优美,如同龟浮于水面,首丘东则是指墓地位于山丘之东,这两句描绘了墓地的宁静与美丽,也暗示了逝者灵魂的安息。

“年年坟前拜,渐长二孙龙。”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每年都会到坟前祭拜,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孙子们也在逐渐长大,表达了对逝者的长久怀念与家族传承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道德、家族传承等多重主题的思考。

收录诗词(30)

林士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冬官周务斋先生三首(其一)

归与远行棹,拜君新构堂。

隔语尚款款,卧病原在房。

谓言不日好,并坐叙喧凉。

何竟朝闻讣,凄兮夕感伤。

君上尚有母,膝下未生郎。

平生忠孝节,一夜共琴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挽冬官周务斋先生三首(其二)

少小共闾闬,抱璞自绮龄。

君年十一二,诵读通五经。

靖江知令器,爱拟玉生庭。

督学称佳士,高翔振凤翎。

果尔南宫捷,部曹扬芳馨。

谁知藜阁暗,天上陨文星。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挽冬官周务斋先生三首(其三)

同友天下士,断金二人心。

君心如日月,流光照我襟。

共期百年内,事业耀亢参。

何遽骑箕去,黯淡白云深。

我如孤飞鸟,求友慕遣音。

小豚依玉树,蒹葭托寸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蜂叹

日出蜂乱飞,花落春初歇。

夜来风雨多,枝头子初结。

徘徊青山隅,群芳宁可掇。

欲向泥中求,犹恐蒙不洁。

物态无终穷,天道有生灭。

功成身乃退,何事中肠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