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送青阳上人游越》。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秋风吹白发,微官自萧索"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凄清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秋风不仅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对白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更迭的无奈与感慨。
"江僧何用叹,溪县饶寂寞" 这里的“江僧”指的是居住在江边的和尚,而“何用叹”则是说这些僧侣们对于眼前的美景也不禁发出了赞叹之声。这里通过“江僧”的叹息,增添了诗中对自然之美的赞誉。
"楚思物皆清,越山胜非薄"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越地风光的深刻感受和赞赏。“楚思”指的是南方地区(古代楚国地域)的风物,而“物皆清”则强调了这些自然景观都带有一种清新脱俗之美。接着,“越山胜非薄”表达了诗人对越地山川的深切赞赏,认为这里的山水之美绝不平凡。
"时看镜中月,独向衣上落"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中的“时看”意味着偶尔之间,“镜中月”象征着清辉和静谧,而“独向衣上落”则表达了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仿佛月光能直接洒在自己的衣服上。
"多谢入冥鸿,笑予在笼鹤" 这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远古传说中的故事(“入冥鸿”指的是古代神话中鸿鸟能够飞升到九天)的引用,以及“笑予在笼鹤”的自嘲,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境遇的无奈和超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