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兴七首(其四)

西京有高士,出处何其贤。

东门二大夫,图史共流传。

归凤逝超忽,清风满寥天。

举首望不见,驻马空凄然。

至今双白璧,辉光照人间。

如何东门路,不见有生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西京的高士,他的行为举止令人钦佩,如同仙人般超凡脱俗。诗中提到的“东门二大夫”,可能是指两位历史上的名臣,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然而,这位高士却如同凤凰一般,一去不返,只留下清风在寥廓的天空中回荡。诗人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哀愁,只能独自驻马,感叹世事无常。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高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赞美。他提到,即使这位高士已经离去,但他的光辉形象仍然照耀着人间,如同两颗璀璨的白璧。然而,在诗人看来,这世间似乎只有美好的回忆和传说,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获得永恒的幸福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士的超然与世人的平凡,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遇兴七首(其五)

遥遥陇西鸟,辞家向中州。

金笼睹光彩,未叩声先酬。

似言生处好,尝怀琪树头。

何知白日暮,敝此绿貂裘。

能言终为累,客死葬青丘。

尔身亦可求,嗟嗟鹦鹉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遇兴七首(其六)

岁暮何所欢,但有阶前月。

取琴月下弹,十指弄冰雪。

初歌商岭芝,再哦西山蕨。

若无此曲清,何由对霜月。

形式: 古风

遇兴七首(其七)

白日忽不见,水石倦幽寻。

归来吾何暮,观化颓此心。

夏绿时已久,清霜妒繁阴。

物理疵太盛,神怒一何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日閒居

凉风起西北,出郭吹衣裳。

一水晓光澹,群山秋霭苍。

送客远行迈,于此集华觞。

悠悠独来归,山水意空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