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去何时却见君,悠悠烟水似天津。
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年看月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与徐温话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之苦。
"去去何时却见君,悠悠烟水似天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渺渺时光、难以重逢的情怀。诗人用“去去”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悠悠烟水似天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烟水”代表着远方模糊不清,而“似天津”则是在比喻两者之间的距离,既有形象上的对应,也暗示了心灵深处的渺茫。
"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年看月人。"
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重逢时刻的憧憬和对当前离别时刻的无奈。在这里,“明年今夜”指的是未来的某个时刻,而“有明月”则象征着一个清晰而美好的预期。而"不是今年看月人"则是诗人表达了此时此刻与朋友分别,无法共同享受这轮明月的遗憾。这里的“看月人”指的是能够一起赏月的人,而现在却只能是各自独立地去体验这一美好,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未来的不同状态,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淡泊和超脱,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和感伤。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水阔坐看千万里,青芜盖地接天津。
祢衡莫爱山中静,绕舍山多却碍人。
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重尽一重重。
醉醒已在他人界,犹忆东阳昨夜钟。
十六声中运手轻,一声声似自然声。
不缘精妙过流辈,争得江南别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