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柏水为粮自疗饥,春江千里正逶迤。
应知偃鼠归休地,不在神龙起蛰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柏水为粮自疗饥"一句,表明在春天来临之际,连山中的柏树都能提供食物,暗示了大自然的慷慨与生命力的强盛。这不仅是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也隐喻着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面对困境时寻求自我疗愈的智慧。
"春江千里正逶迤"则展现了春季河流宛如长龙般蜿蜒曲折,充满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正逶迤”四字,传递出一种平和、顺畅之感,让人感到春天的江水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示,也象征着时间的流动和生命力的延续。
"应知偃鼠归休地,不在神龙起蛰时"这两句则寓意深长。诗人通过“偃鼠”与“神龙起蛰”的对比,告诫人们应该懂得适时而退。在春天万物复苏之际,即便是平凡的小生物也知道回归休息之地,而不应在强大的力量觉醒之时还在外逗留。这是一种智慧的提醒,鼓励人们识时务变,顺势而为。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生活哲理的传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曙色熹微已出门,擘浮热眼相旁人。
不如睡足朦胧起,留得沉光看本身。
晚霞销尽月明钩,万顷无风一水浮。
长怕舟师深击楫,自令洄洑起中流。
锄荒培薄寺东隈,一种风光百样栽。
谁妒眼中无俗物,前花开遍后花开。
不多花卉春长在,粗有田园岁自丰。
为问灵龟千岁诀,此中风味许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