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上楚花鲜,君行一黯然。
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
廉善虽由已,亨通亦在天。
都人如问我,疏懒甚当年。
此诗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觏所作,名为《送张评事》。诗中通过描绘春天江上楚花盛开与主角黯然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对官场仕途的感慨。
"江上楚花鲜,君行一黯然"两句,是对环境与人物心境的生动描绘。江边的楚花在春风中盛开,而朋友却带着忧郁的心情离去,这种对比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与失望。在朝廷中做官,没有权势作后盾,即便是有才能的人也不被识别,这反映出当时选拔官员的不公和困难。
"廉善虽由已,亨通亦在天"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品德的坚持与天命的信仰。即使在一个不完美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廉洁与善良是可以做到的,而事业的成败则有着超越个人控制的因素。
最后两句"都人如问我,疏懒甚当年"通过诗人对过去与现实的比较,抒发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之感。"都人"指的是都城中的人们,他们似乎还在询问诗人关于往昔的事情,而诗人的心情则是懒散且沉浸于过去岁月之中。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仕途无为以及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
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
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三载旴江上,军和盗亦歼。
事烦终不倦,贫极始知廉。
别袖挥寒日,归舟载夜蟾。
懋功宜有赏,天意在官占。
荐表同时入,天衢自此通。
弦歌新邑宰,清白旧家风。
官舍隋河北,离觞华谷东。
勖哉松柏操,咫尺是尧聪。
青紫皆同道,稀曾到薜萝。
感君非我辈,无事每来过。
此别当贫病,何年共醉歌。
人生有后会,争奈鬓双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