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醉后愤歌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战乱频仍的深切忧虑与愤慨。
首句“延秋门上听啼乌”,以延秋门为背景,啼乌的哀鸣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接着,“西去旌旂望眼孤”描绘了诗人远眺西去战场的情景,旗帜孤单飘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孤独。
“九庙神灵皆痛哭”一句,将国破家亡的悲痛上升到神灵的哀悼,强调了这场灾难的严重性。而“一枰棋子竟全输”则以围棋的胜负比喻国家的命运,暗示了国家的败落与不可逆转。
“烟尘关内重围合,兵火辽阳万骨枯”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惨状,关内烽烟四起,辽阳之地尸骨遍野,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生命的丧失。
最后,“从此乾坤无净土,茫茫身世付长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绝望感,认为在这样的乱世中,再无安宁之地,只能发出长长的叹息,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的强烈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