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金溎生同转兼祝六旬之庆二首(其二)

芙蓉城外大江流,多少文澜笔底收。

风雅竟能涵万派,丹铅早自定千秋。

才人好事编新语,诗鬼衔恩上选楼。

我亦游梁馀赋稿,敢将鱼目混珠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赠金溎生同转兼祝六旬之庆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芙蓉城外大江流”开篇,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暗喻着文人的才华如同江水般浩瀚不息。接下来,“多少文澜笔底收”一句,直接点明了文人墨客的创作源泉丰富,他们的作品如同江河汇聚,包罗万象。

“风雅竟能涵万派”进一步赞扬了文人的风骨与雅致,他们能够包容并吸收各种文化流派,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丹铅早自定千秋”则表达了对文人著作长久流传的期待,暗示其作品将被历史铭记。

“才人好事编新语”强调了文人对于创新的追求,他们乐于探索和表达新的思想。“诗鬼衔恩上选楼”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文人在文学殿堂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与奉献。

最后,“我亦游梁馀赋稿,敢将鱼目混珠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同时也寄寓了对金溎生的祝福,希望他能继续在文学道路上发光发热,不受世俗的浮夸影响,保持真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文人的才华与贡献,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浙江三忠诗(其一)

浮云仓猝蔽长安,歼我三良肇祸端。

公论何须千载定,孤忠留与外人看。

剖心商季仁同尽,抉目吴门泪不乾。

怆绝英魂犹恋主,燕郊夜夜盼回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吊浙江三忠诗(其二)

当道豺狼据上游,埋轮无地合归休。

庸知精卫能衔石,竟有将军肯断头。

力抗神奸争大局,魂归沧海泣同舟。

于忠肃是乡先辈,共指西湖作首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箧中检得败纸一束,启视则游梁时留存之要牍也。感而赋此二首(其一)

黄粱一枕幻耶真,梦去无踪枕尚存。

历历雪泥曾印我,萧萧霜鬓已侵人。

铁椎力重心犹怯,铜狄亲摩迹已陈。

莫向开元提旧事,白头宫女易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箧中检得败纸一束,启视则游梁时留存之要牍也。感而赋此二首(其二)

劫灰飞过又回轮,如见前身狎习人。

旧调厌听巴里曲,名花空负洛阳春。

朗陵辙迹浮蘋梗,盲女琵琶动陌尘。

祇有怜才数知己,青灯夜雨为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