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泛海赴奠何师相(其三)

荐牍通名姓,儒冠十九年。

自非劳剪拂,何得借云烟。

百里沿河润,穷途剩研田。

报施待来世,今日亦徒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长文所作的《秋日泛海赴奠何师相(其三)》中的一节。通过“荐牍通名姓,儒冠十九年”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经历的自豪与感慨。他以“儒冠”自喻,表明自己身为儒士,经历了十九年的学习与成长。

“自非劳剪拂,何得借云烟”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能与机遇的思考。他认为如果没有经过努力的磨砺与提升,就难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如同云烟一般,无法长久地留存。

接下来,“百里沿河润,穷途剩研田”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他将生活比作“沿河润”,寓意着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地滋润心灵,寻找成长的空间。同时,“穷途剩研田”则暗示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学习与探索,不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

最后,“报施待来世,今日亦徒然”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与现实的思考。他认为,虽然回报与恩惠可能要等到未来的某个时刻,但今日的努力与付出却是徒然的,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成长、机遇、生活态度以及时间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3)

谢长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泛海赴奠何师相(其四)

哭死输肝胆,萦愁念故情。

不才惭弟子,薄福叹苍生。

举目山河在,衔恩骨肉轻。

无衣已难赋,恻恻盼严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飞驼山

山月随人白,纡回野径微。

稻香秋雨后,虫语夜声稀。

酒醒寒侵面,花晴香入衣。

相君閒杖履,爱客未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游凤凰山同黄絅庵太史黄玉田方伯杨金鹤文学家养洛副使行川明府

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

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

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

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

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

仰望诸奇峰,巑岏如剑戟。

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

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

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

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

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

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

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

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

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

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

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

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形式: 古风

湖山题壁

平泉绿野自名庄,一壑翛然与世忘。

物外烟霞容我老,山中明月为谁长。

松风谡谡侵茶灶,萝月娟娟照笔床。

架上图书观不厌,一篇周易一炉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