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其二)立春日欲雪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画面,天气转寒,似乎要下雪,但东风却被无情的劝说带到人间。诗中“谁劝东风腊里来”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渴望和不舍。

“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两句,通过对比天气与梅花的关系,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仍然坚守自己的姿态,而天空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又不肯轻易下雪。这里的“恼”字,用得十分传神,它既可以理解为梅花因为寒冷而不安,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感慨。

“东郊寒色尚徘徊”一句,描绘了立春时节东郊一带的萧瑟景象,寒冷的颜色似乎还在游移不定。接下来的“双彩燕,飞傍鬓云堆”两句,则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状。燕子在云层间穿梭,其色彩鲜艳,与上文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玉冷晓妆台”一句,用以形容早晨镜中的女子,她的妆容清冷如玉,既描绘了一日之始的静谧,也映衬出春意渐浓。紧接着的“宜春金缕字,拂香腮”两句,则通过对书信和香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远方亲人或知己之思。

最后,“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两句,展现了一种急切的情感。红罗织就的鞋子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春犹浅”则透露出春天虽然刚刚开始,但诗人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更多的生命活力和花开的声音,因此有了“花信更须催”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立春时节特有的感受,以及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急切。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其四)家人生日

鹤舞青青雪里松。冰开龟在藻,绿蒙茸。

一成不记蕊珠宫。蟠桃熟,应待几东风。

玉酒紫金钟。非烟罗幕暖,宝熏秾。

赠君春色腊寒中。君留取,长伴脸边红。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年来偃藩江畔。

赖湖山、慰公心眼。碧瓦千家,少借裤襦馀暖。

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

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形式: 词牌: 天香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

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

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忆秦娥(其一)冬夜宴东堂

醉醉。醉击珊瑚碎。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

夜寒我醉谁扶我。应抱瑶琴卧。清清。

揽月吟风不用人。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