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年来偃藩江畔。

赖湖山、慰公心眼。碧瓦千家,少借裤襦馀暖。

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

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形式: 词牌: 天香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天香》,创作于宋代,由著名文学家、官员毛滂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高洁生活状态的向往。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

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高度评价,"进止"指的是行文步骤得当,"详华"则形容文章华丽而不失庄重,"文章尔雅"表明了对高水平、优美文章的追求。而"金銮恩异群彦"则是说诗人得到君主的特别恩宠,与众多文学家相比有着不同的才华。

"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

接下来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尘断银台"象征着远离世间尘嚣,"天低鳌禁"则形容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而"最是玉皇香案"则直接点出了这是一种高洁、神圣的香气,是由最高统治者——玉皇所使用的。

"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

这里诗人以"燕公"自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同时通过"视草"来暗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感悟,而"星斗动、昭回云汉"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与宇宙交融的情景。

"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

诗人在夜深时分,与友人相对而坐,享受着"金莲"(可能指一种高贵的花朵或香气)的美好,而后文"烛引归院"则表明了一个温馨、祥和的晚上生活。

"年来偃藩江畔。赖湖山、慰公心眼。"

诗人回忆起往年的生活,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度过的一段时光,而"赖湖山、慰公心眼"则表明了对那片山水的依恋和内心的安慰。

"碧瓦千家,少借裤襦馀暖。"

这里描绘了一种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场景,"碧瓦千家"形容了普通人家的屋顶,而"少借裤襦馀暖"则表明了即便是寒冷的季节,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和温暖。

"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

诗中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了一种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景。"黄气珠庭渐满"可能是指一种富足而又祥和的生活,而"望红日、长安殊不远"则表明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以及对于都城长安(即现在的西安)的渴望。

"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缓辔端门"表明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而"青春未晚"则是说尽管时间在流逝,但自己内心的活力和朝气依旧。

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

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

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忆秦娥(其一)冬夜宴东堂

醉醉。醉击珊瑚碎。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

夜寒我醉谁扶我。应抱瑶琴卧。清清。

揽月吟风不用人。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调歌头.元会曲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

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轨,万点共连珠。

垂衣本神圣,补衮妙工夫。朝元去,锵环佩,冷云衢。

芝房雅奏,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春早红鸾扇暖,迟日上金铺。

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

庭下一抔土,须避赤帷裳。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

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屦合彷徉。

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