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楼

城南树尾花风晴,城南树下渔舟行。

隔溪竹屋数家酒,矮篱路转人纵横。

仙山石洞在眼底,塔竿倒影沧波明。

相期待渡日已晚,坐看平野青烟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城南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南一带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

首句“城南树尾花风晴”,开篇即以清新的画面引入,树梢末端,春风轻拂,花香四溢,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城南树下渔舟行”一句,将视线从树梢拉至水面,渔舟在花香与微风中缓缓前行,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隔溪竹屋数家酒,矮篱路转人纵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的生活场景。竹屋掩映于溪边,几户人家在享受着酒香,矮篱围成的小径上,行人来往,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

“仙山石洞在眼底,塔竿倒影沧波明”则将视野提升至更广阔的天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仙山石洞近在眼前,塔竿的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显得格外明亮,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最后,“相期待渡日已晚,坐看平野青烟生”两句,将时间推向傍晚,人们在等待渡船归来,夕阳西下,平野之上升起袅袅青烟,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一天劳作后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有生活气息的温馨,是一幅动人心弦的山水田园诗画。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

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

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

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形式: 古风

真州送别悦希云

欲别不别重相携,别思已逐寒云飞。

飞云一去不可得,千村万落明斜晖。

回头望吴山,满目青依依。

亦如送我望我去,立尽风烟未忍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其一)

暮云飞上钱王台,乱峰蘸碧湖光开。

六桥春色看正好,之子不肯重徘徊。

百年万事烟雨过,乡井一念终难灰。

浩歌归去送归去,梦断楚水何时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其二)

銮江镇上双江洲,大船解缆荒洲头。

挂帆蔽空搥鼓发,白浪卷雪风萧飕。

故山三日忽到眼,恍忽天上飞骅骝。

向来归兴有如此,今日送子心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