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季和游东湖韵

春风如少年,白首仍当归。

无端故园雨,更不留芳菲。

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

行寻脩竹寺,僧老青山围。

儿童惯看客,汛手来开扉。

白日转双毂,吾心无所依。

同来二三友,目亦掣电飞。

凭高下不测,从我其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春风吹拂如同少年,即使年华老去也要回归。
无缘无故的故乡雨,不再留下任何芬芳。
鸟儿在晴天后疲倦,绿荫中余晖斑驳。
漫步寻找那修长竹林中的寺庙,僧人围绕着青翠山峦。
孩子们习惯于迎接客人,伸出小手打开门扉。
白天渐渐逝去,我的心无所依托。
与我一同前来的朋友们,目光如闪电般迅速。
站在高处难以预料,但请跟随我,不要违背我的意愿。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少年:年轻的时期。
故园:故乡。
雨:雨水。
芳菲:花草的香气。
僧老:年迈的僧人。
青山围:被青山环绕。
儿童:小孩。
汛手:伸出小手。
双毂:太阳落山。
无所依:没有依靠。
二三友:两三个朋友。
掣电飞:目光如闪电般快速移动。
凭高:站在高处。
不测:难以预料。
无违:不要违背。

鉴赏

这首宋诗《和孙季和游东湖韵》由释宝昙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一同游湖的情境。首句“春风如少年”,以春风比喻青春活力,形象生动;“白首仍当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情的执着。接下来,诗人感叹故乡雨打落了花朵,寓言时光易逝。

“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描绘了鸟儿在晴天后显得疲倦,而绿荫中还残留着夕阳余晖,营造出宁静而略带感伤的氛围。诗人随后前往修竹寺,周围是青翠的山峦,儿童熟识他们,主动开门迎接,显示出当地民风淳朴。

“白日转双毂,吾心无所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迷茫。最后两句“同来二三友,目亦掣电飞”描绘了朋友们目光如电,迅速离去,诗人的心中不禁生出一种紧迫感和对友情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光和友情的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韵味。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赵介夫除夜

北帝潜驱又弭鞭,那堪风物更凋年。

此身荡潏随流水,造物炮烹及小鲜。

自喜樽罍同盎盎,谁能幡胜更田田。

诸君此夕须千首,老子今唯十九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陶彭泽咏二疏

人生天地间,宾鸿自来去。

岁晚洲渚空,稻粱适归趣。

秋风在羽翮,吾宁且高举。

老倒商山翁,为人作师傅。

二疏于此时,都人壮归路。

登车一慷慨,堕甑谁复顾。

黄金寿故人,不为乡曲誉。

明朝间其馀,曲糵最先务。

径醉无缺供,馀欢话情愫。

贤愚贵通达,父子无悔悟。

先人有弊庐,衣食不足虑。

此道今寂寥,寄声谢朝著。

形式: 古风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其五)

自公湘中去,雁断致书寡。

今年从默斋,五字闻大雅。

青灯话畴昔,白首问茅价。

十里五里间,水竹肯轻舍。

形式: 古风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其四)

发白面黧黝,平生舞鱼龙。

落月照屋除,彷佛见此翁。

白日几黄壤,世方定雌雄。

斯文在九牧,吾道非天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