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梁桥泛舟过万寿寺至昆明湖之作

夹岸轻笼绿柳阴,进舟川路霁烟沈。

有时送响新蝉急,无碍沿洄涨水深。

古寺小年付僧领,西山秀色待人寻。

近耽湖上风光好,雨后空明尽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泛舟于湖面的宁静与美好。首句“夹岸轻笼绿柳阴”,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两岸绿柳环绕的景象,仿佛绿色的帘幕轻轻垂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进舟川路霁烟沈”一句,描述了船只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的情景,远处的烟雾已经散去,天空显得格外晴朗,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

“有时送响新蝉急,无碍沿洄涨水深”两句,通过新蝉的鸣叫和水流的涨落,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生机。新蝉的叫声急促而清脆,与水面上的波纹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古寺小年付僧领,西山秀色待人寻”则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古寺和西山,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古寺在僧人的引领下显得更加庄严而神秘,而西山的秀美景色则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欣赏。

最后,“近耽湖上风光好,雨后空明尽畅吟”总结了诗人对湖上风光的喜爱之情。雨后的湖面一片空明,空气清新,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丽之中,尽情地吟唱,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隐诗

招隐有成例,束帛蒲轮徵。

其实多难副,欲隐乃炫名。

吁嘻更甚者,复以充隐称。

世变风愈下,矫托非人情。

所以安车求,不闻在虞廷。

股肱佐元首,喜起歌载赓。

我欲辟四门,天衢坦荡平。

拒人曷其可,曲已有不能。

庶几两不失,冀得真俊英。

错薪之子思,肥遁幽人贞。

富贵图诚小,致泽量应宏。

待贾韫椟答,末难荷蒉征。

苟其有耽心,朝野何殊程。

形式: 古风

弄影真宜太液中,群葩管领鬯薰风。

裁琼作盖辟尘绿,曳绮为裳却艳红。

静与心谋宁有色,香生鼻观亦无空。

水亭昼永延清爽,景会依前兴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不雨畏炎热,稚苗恐难支。

雨足热亦得,德暑惟其宜。

黍田普沾润,所藉旸以时。

身燠心则适,较前情顿移。

崇轩况延凉,八面来轻飔。

南亩力耕者,灼背渠宁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泛月

心怡觉景好,行乐瞻蟾河。

薄暮敛霁霞,入夕含烟波。

烦暑兰塘消,轻凉葛衫多。

奏响岸依竹,送香舟度荷。

寄怀属月镜,延咏欣星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