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渐老风光不著人,花溪柳陌早逢春。
近来行到门前少,趁暖闲眠似病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安享清贫的心境。首句“渐老风光不著人”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似乎在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间繁华应逐渐看淡,而那未被人迹所扰乱的自然界,则更显得宁静而美好。
接着,“花溪柳陌早逢春”则是对这种宁静景象的具体描绘,溪水边开满了花,路旁垂柳初现,整个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第三句“近来行到门前少”,诗人的脚步变得沉重,对外界的接触也逐渐减少,这不仅是身体上的行动,也象征着心灵上的淡出。这种变化,与其说是不愿参与尘世纷扰,不如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更加深入探寻的渴望。
末句“趁暖闲眠似病人”则表达了一种享受孤独与宁静的态度,诗人在温暖的阳光下沉醉于睡梦之中,就像一个需要休养的病人。这不仅是对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一种解脱。这样的生活状态虽然简单,却也透露出一种难得的幸福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及对生命中那些真实而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菱叶参差萍叶重,新蒲半折夜来风。
江村水落平地出,溪畔渔船青草中。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鸟声愁雨似秋天,病客思家一向眠。
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