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五)

水火运来周岁,四六勿错如初。

水多火少失功夫,胜地方始安炉。

直须认鼎与药,却如鸡子无殊。

内黄外白结凝酥,一颗圆明汞珠。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出自《西江月》系列,为唐代诗人吕岩所作。诗中运用了道家炼丹术的隐喻,以水火相济、金木相生的哲学思想,描绘了炼丹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理念。

“水火运来周岁”,意味着在一年的时间周期里,通过调和水(象征阴柔、滋养)与火(象征阳刚、燃烧)的力量,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这是一切炼丹活动的基础,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

“四六勿错如初”,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即在炼丹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比例和顺序进行,不能有任何偏差,这样才能保持最初的状态和效果。

“水多火少失功夫,胜地方始安炉”,进一步阐述了水火比例的重要性。如果水过多而火不足,会导致能量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反之,如果火过旺而水不足,则可能导致物质的破坏而非转化。只有在恰当的比例下,才能在“胜地”(理想的操作环境)中安全地进行炼丹。

“直须认鼎与药,却如鸡子无殊”,这里的“鼎”指的是炼丹时使用的容器,而“药”则指用于炼制的物质。这一句强调了正确识别和使用炼丹工具及材料的重要性,就像对待普通的鸡蛋一样,需要细致且专注。

“内黄外白结凝酥,一颗圆明汞珠”,最后两句描绘了炼丹成功后的景象。内部呈现黄色,外部则是白色的凝固物,如同奶油一般细腻。而“汞珠”则是炼丹过程中产生的精华,象征着最终获得的灵丹妙药,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炼丹术的复杂性和深奥性,也蕴含了追求内在和谐、平衡与转化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规律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六)

彼此离于生处,火遭水破惊忙。

分身各自拟深藏,半路再遣萧郎。

夫为无衣素体,妻因水浸衣黄。

丙丁甲乙有形相,刚遣令合阴阳。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沁园春

昨日南京,今朝天岳,倏焉忽焉。

指洞庭为酒,渴时浩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眠。

谈笑自如,往来无碍,半是风狂半是仙。

随身在,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人间,放浪多年,又排辨东华第二筵。

把珊瑚砍倒,栽吾琪树,天河放浅,种我金莲。

捶碎王京,踢翻蓬岛,稽首虚皇玉案前。

无难事,信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附罗浮山八仙石题诗

溜流青嶂泻溪湾,漱石飞云湍复旋。

琥珀杯深谁共饮?八仙齐会贺尧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朝为雄兮暮为雌,天地终尽兮人生几时。

形式: 押[支]韵